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国哲学1760-1860--观念论的遗产(精)

德国哲学1760-1860--观念论的遗产(精)

  • 字数: 401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美)特里·平卡德|责编:符爱霞|总主编:李秋零|译者:侯振武
  • 商品条码: 97873002746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8世纪下半叶,德国哲学在一段时期内统治着欧 洲哲学。它改变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思考自身、 自然、宗教、人类历史、政治和人类理智结构的方式 。在这部内容丰富且涉猎广泛的著作中,特里·平卡 德将“德意志”的历史——从若干邦国的松散联合演 变为具有特色文化的新生国家——同发展中的哲学思 想的趋势和复杂性的考察结合起来。他考察了康德因 革命性地强调“自我决定”而带来的重大影响,并追 溯了这种影响在浪漫主义和观念论中的发展,以及叔 本华和克尔凯郭尔这些后康德思想家的批判。这部著 作将会引起一大批读者对哲学史、文化史与观念史的 兴趣。
作者简介
特里·平卡德(Terry Pinkard),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美国乔治敦大学哲学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德国图宾根大学“荣誉教授”和“荣誉教师”,德国《哲学研究杂志》编委会顾问。学术兴趣在于从康德到现时的德国哲学,尤其是这个期间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出版有《黑格尔的辩证法:可能性的解释》(1988)、《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理性的社会性》(1994)、《德国哲学(1760—1860):唯心主义的遗产》(2002)等。
目录
导言:“德意志”与德国哲学 第一部分 康德与哲学革命 第一章 哲学革命(一):人类自发性与自然秩序 自由与批判 判断 纯粹直观 概念与直观:先验演绎 概念与直观:几点结论 概念与直观:问题与图型 “理念”、自在之物和自由 第二章 哲学革命(二):自律与道德秩序 从自发性到自由 从自由到自律 从自律到道德原则 自由与政治共同体:自律与美德 自律、宗教与伦理联邦 第三章 哲学革命(三):审美鉴赏、目的论和世界秩序 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 规范性与审美判断 规范性与目的论的判断 第二部分 继续的革命:后康德派 导言:观念论与法国大革命的现实 第四章 18世纪80年代:直接的后康德反应:雅可比 与莱因霍尔德 康德的地位和耶拿的崛起 指向康德的理性批判:雅可比 莱因霍尔德、“新大学”与对康德主义的捍卫 第五章 18世纪90年代:费希特 第六章 费希特之后的18世纪90年代:浪漫派对康德的接受(一) 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施莱格尔 自我意识问题和后康德浪漫主义 自我意识问题:荷尔德林 自我意识问题:诺瓦利斯 施莱尔马赫:浪漫宗教与个体性的不可化约性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片断化生活的讽刺 共和主义的含糊之处 第七章 1795—1809:浪漫派对康德的接受(二):谢林 谢林、斯宾诺莎和费希特的思想 自然哲学 先验观念论 历史、“绝对同一性”和艺术 重估自由 第八章 1801—1807:另一位后康德派:雅各布·弗里德里希·弗里斯 和非浪漫派的情感主义 道德与政治思想:重新定义康德 第三部分 完成的革命?黑格尔 导言:后革命时代的德意志 第九章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新脉络中的后康德主义 黑格尔的旅行 《精神现象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