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两业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字数: 357
  • 出版社: 中国计划
  • 作者: 编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责编:张文征
  • 商品条码: 97875182135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 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产业〔2019〕1762号), 2020—2021年,国家在全国遴选了两批两业融合发 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和企业开展先行先试,并持续跟 踪观察。经过了2年左右的探索,试点单位、地方 政府结合自身情况采取了形式各样的做法,也取得 了一定成效。 本书从国家、行业专家等多视角对国家政策进 行解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企业试点的实 操案例,也选取了在推动两业融合发展工作中做法 、成效较突出的省份案例,展现了不同主体在推动 两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作出的探索与努力,同时聘请 行业专家对有关案例进行了点评。本书共包含四个 板块,分别是政策与解读、省市探索、区域创新与 企业案例。政策与解读主要为国家级政策情况和地 方出台有关政策的综述,并选取了国家、行业专家 以及地方组织对政策的解读。 省市探索重点聚焦开展两业融合探索工作较突 出的省级单位或计划单列市,展现了其从政策、要 素保障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区域创新选取了国家级 区域试点的部分案例,展现了不同试点单位在体制 机制、平台与主体培育、政策保障等方面做出的探 索。企业案例聚焦不同行业企业在推进两业融合方 面作出的探索,包括融合路径和业态模式的创新等 方面。\"
目录
第一篇 谈政策、画蓝图,专家热议话融合 坚持“三个导向”引领两业融合发展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协同互促 更好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两业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以两业融合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两业融合助力产业迈上价值链中高端 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 积极探索两业融合新路径 精准施策促进两业融合发展 在促进两业融合发展上多下功夫 第二篇 谋方案、抓落实,省市合力促融合 北京市:紧扣促进“五子”联动探索特色融合发展新路径 河北省: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有序推动两业融合深化发展 吉林省:做强主导产业优势搭建两业融合创新平台 黑龙江省:实施两业融合行动培育壮大新动能 江苏省:两业融合拓新局转型升级添动力 浙江省:以“五个争先”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国样板 安徽省:“四个聚力”推动两业融合健康快速发展 江西省:以两业融合为抓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多点突破推进两业融合向纵深发展 河南省:试点示范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两手抓“ 湖北省:打造两业融合新生态 湖南省: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两业深度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关键增量 青海省:积极培育新业态构筑两业融合新优势 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快建设两业融合大平台 青岛市:龙头企业牵引两业深度融合 宁波市:两业融合试点“三层”梯队初现 第三篇 搭平台、补要素,区域发力助融合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探索融合路径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天津西青区: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两业融合集成样板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蹬出一条新路来 辽宁沈阳铁西区:培育融合发展业态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关键环节助力东北振兴发展 上海金山区:做强新型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化 江苏张家港市:加快改革创新推进示范带动 江苏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坚持先试先行深入推进两业融合 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以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浙江嘉兴海宁市:“数字+创新”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两业融合发展机遇建设世界级智造业集群 福建宁德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链主”融合驱动打造世界锂电之都 江西景德镇昌南新区:多维融合推动优势产业再上台阶 山东日照岚山区:围绕两业深度融合将优势产业做深做强 河南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 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谋划新路径做强做优产业链 广东佛山南海区:探索融合模式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广西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打造“柳州模式” 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多要素支撑实现产业建圈强链 贵州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两业融合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云南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锻造特色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 医药、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兰州新区秦川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全链条式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青岛城阳区:四大融合模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北仑区:深耕制造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慈溪市:强化两业融合打造智造名城 第四篇 探路径、创模式,行业企业做融合 原材料工业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业融合助力钢铁和稀土核心 产业价值链高攀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锂全产业链优势推动服务型制造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聚力智能化发展深度推进两业融合 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由单一装备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商转型 装备制造业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制造+服务” “产品+服务”打造全链条服务能力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设备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型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两业融合赋能企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化融合推动矿用车向价值链高攀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打造面向全球的工程装备解决 方案一流服务商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两业耦合共生体系打造融合 发展中天模式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推动数字化集成化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四位一体”转型升级新模式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赋能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 周期管理体系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终端作为数据和服务入口 促进 健康服务创新发展 厦门唯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赋能“模塑一体化” 实现“一站式”服务体系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双轮驱动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赋能推动轨交车辆 多元化发展新模式 海尔集团公司:多业态、多场景、多品牌打造物联网生态体系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数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