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孙机文集(全8册)(精)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孙机
商品条码: 97871002304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76
出版年份: 2023
印次: 1
定价:
¥12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孙机文集》共四种八册,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下)《中国古舆服研究》(上、下)《中国古文物论丛》(上、中、下)。 孙机先生生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以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的论据为依托,对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有着深湛造诣。 孙机先生将其关于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相关文章认真修订,重新编排,结集出版。所收文章经孙机先生亲自选定,孙先生说《文集》选收的都是“写得比较紧实的、真正解决了问题的、立得住的,那些有点松的文章就不收了”。所有文章都经过了重新改写、认真修订,补充了紧跟学术前沿的内容,给了文章以新的生命力。《孙机文集》既有对中国古代农业、工业、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使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产生文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也包括文物鉴定方面的细致研究,对读者了解某件文物是什么、如何定名、怎样认识等给出学理方面的深刻解读,横向比较纵向爬梳,如解谜题般逻辑清晰、推理严谨。《孙机文集》对于细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等都大有禆益。
作者简介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49年在青岛本市读高中三年级。当年4月,受革命形势感召,只身投奔解放区,来到北京(时称北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1951年到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科工作,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任北京市工人业余文工团副团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年毕业。1979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其间,1986年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1989年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95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8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5年增聘为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 年被聘为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10年被聘为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2018年任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所著之文多已收入《孙机文集》。
目录
分册目录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一、农业与膳食 ………… 1 二、酒、茶、糖、烟 ………… 30 三、纺织与服装 ………… 59 四、建筑与家具 ………… 92 五、交通工具 ………… 139 六、冶 金 ………… 171 七、玉器、漆器、瓷器 ………… 194 八、文具、印刷、乐器 ………… 237 九、武 备 ………… 282 一○、科学技术 ………… 317 后记 ………… 339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一、农业 I ………… 1 起土、碎土农具 二、农业 Ⅱ ………… 5 犁 三、农业 Ⅲ ………… 9 播种、中耕农具 四、农业 Ⅳ ………… 13 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五、农业 V ………… 19 粮食加工用具 六、农业 Ⅵ ………… 24 作物品种 七、渔猎 ………… 30 八、手工工具 ………… 35 九、计量器 ………… 40 一○、窑业 ………… 47 一一、制盐,采矿 ………… 53 一二、冶铸 Ⅰ ………… 59 冶铁 一三、冶铸 Ⅱ ………… 65 铸铁的热处理,炼钢 一四、冶铸 Ⅲ ………… 71 铸造 一五、纺织 I ………… 77 蚕,桑,麻,纺织机具 一六、纺织 Ⅱ ………… 84 素,缣,纱,縠,罗,绮 一七、纺织 Ⅲ ………… 90 锦(1) 一八、纺织 Ⅳ ………… 94 锦(2) 一九、纺织 V ………… 99 刺绣,染色,印花 二○、纺织 Ⅵ ………… 105 布,纻布,叠布,褐,罽,绦 二一、漆器 ………… 110 二二、钱币 I ………… 121 二三、钱币 Ⅱ ………… 128 二四、车 I ………… 135 轺车, 车,轩车,安车 二五、车 Ⅱ ………… 141 辎车, 车,牛车,驼车 二六、车 Ⅲ ………… 146 斧车,鼓吹车,戏车 二七、车 Ⅳ ………… 150 轮、轴及其部件 二八、车 V ………… 156 车盖及其部件 二九、车 Ⅵ ………… 160 辕, ,衡,轭, ,銮,钖,衔,镳 三○、车 Ⅶ ………… 164 马车的组装与系驾法 三一、辇,鹿车,舆, ,担,负,戴,鞍具 ………… 168 三二、船 ………… 173 三三、武备 I ………… 178 戈,戟,矛,矟,锬, ,铍,铩 三四、武备 Ⅱ ………… 185 钺,长斧,长椎,棁,殳,棓,钺戟,钩镶 三五、武备 Ⅲ ………… 190 剑,刀,拍髀,匕首 三六、武备 Ⅳ ………… 196 弓,箭,镞,箙,椟丸,盾, 锜 三七、武备 V ………… 204 弩,礮 三八、武备 Ⅵ ………… 212 甲,胄 三九、旌旗,符节,金鼓,骑吹 ………… 218 四○、塞防设施 ………… 224 四一、建筑 Ⅰ ………… 232 版筑,构架,柱式 四二、建筑 Ⅱ ………… 238 屋顶,斗拱,藻井 四三、建筑 Ⅲ ………… 243 瓦,鸱尾,下水管 四四、建筑 Ⅳ ………… 248 砖 四五、建筑 V ………… 254 砌墙,铺地,门,窗 四六、建筑 Ⅵ ………… 260 阙,阙门 四七、建筑 Ⅶ ………… 266 高台建筑 四八、建筑 Ⅷ ………… 270 楼,台榭 四九、建筑 Ⅸ ………… 276 院落 五○、建筑 X ………… 280 庄园 五一、建筑 Ⅺ ………… 283 城,市,关,坞 五二、建筑 Ⅻ ………… 292 国都 五三、建筑 ⅪⅡ ………… 300 篅,囷,廪,仓,桥,栈道 五四、建筑 XⅣ ………… 307 厕,溷,厩,圈,埘,塘 五五、家具 Ⅰ ………… 312 枰,榻,床,席,镇,凭几,衣杆 五六、家具 Ⅱ ………… 318 案,檈,阁,几,虡,桌,匮,厨 五七、家具 Ⅲ ………… 324 承尘,屏风,帷幔,幄帐,步障,璧翣 五八、服饰 I ………… 329 笠,帽,冠,帻,冕,爵弁 五九、服饰 Ⅱ ………… 334 武士的弁、冠与头饰 六○、服饰 Ⅲ ………… 339 裈,袴,襦,褠,幑 六一、服饰 Ⅳ ………… 344 深衣,袍,襜褕 六二、服饰 V ………… 348 袿衣,妇女发式,首饰 六三、服饰 Ⅵ ………… 354 绶,佩剑 六四、服饰 Ⅶ ………… 358 带钩,带头,带扣,带 六五、服饰 Ⅷ ………… 364 履,舄,屦,靴,鞮,麤,行縢,袜,褽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六六、盥洗器,化妆用具 ………… 1 六七、镜 I ………… 8 六八、镜 Ⅱ ………… 11 六九、镜 Ⅲ ………… 15 七○、镜 Ⅳ,镜台 ………… 20 七一、文具Ⅰ ………… 25 笔,墨,砚,研钵,砚滴,书刀 七二、文具 Ⅱ ………… 32 简牍,帛书,玺印,封泥,泥筩 七三、文具 Ⅲ ………… 40 纸,石经 七四、算筹,圭表,漏壶,日晷,地动仪 ………… 45 七五、地图,星图 ………… 53 七六、医药 ………… 58 七七、饮食器 I ………… 64 鼎,匕,匙,敦,盛,柶 七八、饮食器 Ⅱ ………… 70 棜案,杯, ,杯笿,染器 七九、饮食器 Ⅲ ………… 76 卮,食 ,盌,盘,魁,角 八○、饮食器 Ⅳ ………… 81 尊,承旋, ,斗,勺 八一、饮食器 V ………… 85 壶,锺,钫,钘,罍,瓨,瓵 八二、饮食器 Ⅵ ………… 90 榼,椑 八三、饮食器 Ⅶ ………… 94 肖形尊 八四、饮食器 Ⅷ ………… 98 ,斗,刁斗, ,杅,瓯, 镂,卢,资,瓮,汲酒器,罂,?,椭,樏,箸, 八五、蒸煮器与炊具 ………… 109 甗,釜,甑,鍪,锜,镬, ,烓,镟,灶 八六、炊爨,酿造 ………… 117 八七、笥,箧,簏,匴,笈,篚,笲,箪,盒 ………… 124 八八、日用杂品 ………… 128 八九、灯 I ………… 136 九○、灯 Ⅱ ………… 142 九一、熏炉 I ………… 146 九二、熏炉 Ⅱ ………… 151 九三、玉器 I ………… 155 九四、玉器 Ⅱ,玻璃器 ………… 161 九五、金银器 ………… 165 九六、乐器 I ………… 170 打击乐器 九七、乐器 Ⅱ ………… 176 管乐器 九八、乐器 Ⅲ ………… 181 弦乐器 九九、杂技 I ………… 187 一○○、杂技 Ⅱ ………… 191 一○一、娱乐 ………… 194 一○二、奴隶与刑徒遗物 ………… 201 一○三、宗教迷信物品 ………… 207 一○四、敛具 ………… 216 一○五、墓室 ………… 223 一○六、墓前立石 ………… 229 一○七、帝陵 ………… 234 一○八、少数民族文物 Ⅰ ………… 243 匈奴,乌桓,鲜卑 一○九、少数民族文物 Ⅱ ………… 252 南越 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Ⅲ ………… 259 滇,昆明 一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Ⅳ ………… 265 夜郎,邛都,羌,巴蜀 一一二、少数民族文物 V ………… 275 西域各族 一一三、汉代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 283 插图目录·上 ………… 293 插图目录·下 ………… 340 后记 ………… 377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一、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 ………… 1 二、略论始皇陵1号铜车 ………… 24 三、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 ………… 36 四、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 ………… 76 五、商周的“弓形器” ………… 98 六、辂 ………… 112 七、“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 ………… 124 八、唐代的马具与马饰 ………… 132 九、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一 ………… 165 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二 ………… 227 一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三 ………… 307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一、周代的组玉佩 ………… 1 二、深衣与楚服 ………… 21 三、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 ………… 35 四、进贤冠与武弁大冠 ………… 48 五、说“金紫” ………… 78 六、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 ………… 86 七、从幞头到头巾 ………… 101 八、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 125 九、中国古代带具 ………… 162 一〇、霞帔坠子 ………… 215 一一、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 ………… 225 一二、五兵佩 ………… 243 一三、三子钗与九子铃 ………… 257 四、玉屏花与玉逍遥 ………… 263 一五、明代的束发冠、 髻与头面 ………… 274 一六、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312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一、“后母戊鼎”不是“司母戊鼎” ………… 1 二、说爵 ………… 6 三、《曶鼎铭》释读中的一字之差 ………… 17 四、有刃车 与多戈戟 ………… 21 五、床弩考略 ………… 30 六、鼓与钲 ………… 38 七、古代城防二题 ………… 44 八、车战没落的原因 ………… 56 九、玉具剑与璏式佩剑法 ………… 62 一○、禽兽纹刀环 ………… 86 一一、仪锽 ………… 95 一二、蜀船纹戈 ………… 100 一三、说阆中之巴 ………… 106 一四、神龙出世六千年 ………… 113 一五、佛像的火焰肩与火焰背光 ………… 161 一六、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之渊源 ………… 177 一七、中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 ………… 192 一八、中国墨竹 ………… 203 一九、辽代绘画 ………… 246 二○、宣化辽金墓壁画拾零 ………… 258 二一、谈谈所谓“香妃画像” ………… 277 二二、古兰与今兰 ………… 283 二三、梅花插在哪里? ………… 289 二四、汉代的跳丸飞剑 ………… 295 二五、江陵凤凰山汉墓简文中的“大柙” ………… 301 关于染器 ………… 310 二七、“温明”与“秘器” ………… 315 二八、说“和同开珎” ………… 325 二九、“三事儿” ………… 329 三○、刺鹅锥 ………… 332 三一、金明池上的龙舟和水戏 ………… 337 三二、中秋节·千秋镜·月宫镜 ………… 349 三三、合气砖与“一团和气” ………… 357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一、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代 ………… 1 二、秦代的“箕敛” ………… 13 三、从汉代看罗马 ………… 26 四、《汉画解读》中收录的拓片是否可信 ………… 41 五、“穆天子会见西王母”画像石质疑 ………… 56 六、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与题记 ………… 65 七、固原北魏漆棺画 ………… 73 八、百炼钢刀剑与相关问题 ………… 88 九、中国古代的平木工具 ………… 107 一○、托克托日晷 ………… 121 一一、汉代黄钟律管与量制的关系 ………… 134 一二、焦作窖藏出土的杆秤 ………… 139 一三、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 ………… 150 一四、再论“司南” ………… 180 一五、“丝绸之路展”感言 ………… 192 一六、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 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 ………… 204 一七、中国梵钟 ………… 231 一八、记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青铜鼓座 ………… 247 一九、唐·李寿墓石椁线刻《侍女图》、 《乐舞图》散记 ………… 252 二○、唐代的雕版印刷 ………… 302 二一、唐代的俑 ………… 315 二二、唐代的昆仑与僧祇 ………… 329 二三、从米芾《蜀素帖》中的一首诗说起 ………… 338 二四、镜台 ………… 346 二五、镇 ………… 353 二六、中国早期的眼镜 ………… 366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一、鸷鸟、神面与少昊 ………… 1 二、三足乌 ………… 19 三、古文物中所见之犀牛 ………… 24 四、古文物中所见之貘 ………… 36 五、麒麟与长颈鹿 ………… 42 六、猎 豹 ………… 50 七、金丝猴 ………… 60 八、唐代骏马 ………… 70 九、关于“黔驴” ………… 80 一○、 驹尊的造型是代表骡驹吗? ………… 84 一一、仙凡幽明之间—汉画像石与“大象其生” ………… 91 一二、豆腐问题 ………… 160 一三、汉代有豆腐吗? ………… 169 一四、中国之谷物酒与蒸馏酒的起源 ………… 178 一五、中国古代的葡萄与葡萄酒 ………… 185 一六、释“清白各异樽” ………… 189 一七、中国古代茶具 ………… 195 一八、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 216 一九、魏晋时代的“啸” ………… 225 二○、滇文物小记 ………… 231 二一、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 ………… 241 二二、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 ………… 259 二三、玛瑙兽首杯 ………… 277 二四、“明火”与“明烛” ………… 295 二五、水禽衔鱼 灯 ………… 310 二六、绞胎器与瘿器 ………… 317 二七、诸葛亮拿的是“羽扇”吗? ………… 324 二八、鹦鹉杯与力士铛 ………… 332 二九、大通银壶考 ………… 337 三○、关于一支“‘唐’镂牙尺” ………… 349 三一、《诗经名物新证》序 ………… 362 三二、沟通古文物研究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次实践—评《古诗文名物新证》 ………… 367 三三、在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374 附录: 遇安诗存 ………… 379 作者获奖情况简介 ………… 387 跋(扬之水) ………… 38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