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

  • 字数: 856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孙喜灵, 于东林著
  • 商品条码: 9787513274173
  • 版次: 1
  • 页数: 67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把“辨证论治”作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来研究辨证论治过程的基本路径和内在规律,研究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规律,研究从临床“病证”到“处方”的客观分析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这就是对倡建“中医辨证论治学”的思考,目的是明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规律,明确提高主观辨证论治准确性的客观判别依据,疏理清楚辨证论治内蕴的主体思维,促进辨证论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旨在培养中医者面向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思维,掌握辨证论治过程基本路径中的“三定三对”六个具体步骤及其蕴涵的基本规律,即用确定病位、确定病性、确定病因的“三定”方法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用方证对应、药症对应、药病对应的“三对”方法来提高论治的准确性,进一步再考量“三因制宜”原则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价值,最终提出“三定三对三宜” 作为实现“理法方药”精准对应的客观依据。
本书选择了代表脏腑常见病证的100余例临床真实案例进行辨证论治过程分析,分别从四诊症状和体征的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归属、四态五阶段辨证过程、方剂与证候的对应关系、药物与证候症状疾病的对应关系、一药治疗“多病多证多症”的对应关系、处方分析、病因与病机演变过程的分析、证候的寒热虚实性质分析、辨证施膳与禁忌分析和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时纳入了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基本原则,反映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过程。
作者简介
孙喜灵 ,男,医学博士。现任滨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医心脾研究所所长兼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证候基础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的科学内涵 第一节 中医精准辨证论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属性 第二节 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基本路径与内在规律 第三节 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数学逻辑关系 第四节 人体的隐态系统、显态系统及四态五阶段辨证体系 第五节 中医诊疗原型系统及其基本结构 Ⅰ.中医辨证论治与心为君主之官理论的关系 Ⅱ.中医学中肝气虚的理论与病证 Ⅲ.中医病因辨证中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心脏、小肠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 心脏、小肠常见证候的理法方药对应关系 第二节 以心气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三节 以心血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四节 以心阴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五节 以心阳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六节 以心气血两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七节 以心气阴两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八节 以心阴阳两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九节 以心络脉瘀阻为主证的案例 第十节 以心火旺盛为主证的案例 第三章 脾脏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 脾脏常见证候的理法方药对应关系 第二节 以脾气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三节 以脾阳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四节 以中气下陷为主证的案例 第五节 以脾气郁滞为主证的案例 第六节 以脾络瘀血为主证的案例 第七节 以寒湿困脾为主证的案例 第八节 以脾胃湿热为主证的案例 第九节 以水气凌心为主证的案例 第十节 以水饮内停为主证的案例 第十一节 以水湿内盛为主证的案例 第四章 肝胆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 肝胆常见证候的理法方药对应关系 第二节 以肝气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三节 以肝血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四节 以肝阴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五节 以肝气郁结为主证的案例 第六节 以肝阳上亢为主证的案例 第七节 以肝火旺盛为主证的案例 第八节 以肝胆湿热为主证的案例 第五章 肺脏常见证候的辨证论治路径和规律 第一节 肺脏常见证候的理法方药对应关系 第二节 以肺气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三节 以肺阴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四节 以肺阳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五节 以肺气阴两虚为主证的案例 第六节 以痰湿阻肺为主证的案例 第七节 以痰热阻肺为主证的案例 第八节 以肺火旺盛为主证的案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