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依恋三部曲(第3卷丧失)

依恋三部曲(第3卷丧失)

  • 字数: 463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英)约翰·鲍尔比|译者:付琳|校注:易春丽
  • 商品条码: 97875192338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依恋三部曲(第3卷丧失)》是约翰·鲍尔比依 恋理论系列的第三卷。在人类社会中,丧失重要亲人 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经历,鲍尔比详细探讨了家人 离世后个体的丧失感,包括丧失父母、配偶和子女, 主要探索了年幼儿童对于母亲人物的暂时性或者久性 丧失的反应方式在人格心理学和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影 响。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顺利度过哀悼期并从中恢复过 来,而有些人却没有?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丧失感对 人类心理的影响,并为心理学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 考。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英国二等勋爵,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是依恋理论之父。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目录
第一部分 观察,概念,争论 第一章 丧失的创伤 第二章 丧失与哀悼在病理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章 概念框架 第四章 防御的信息加工方法 第五章 工作计划 第二部分 成人的哀悼 第六章 丧失配偶 第七章 丧失孩子 第八章 其他文化中的哀悼 第九章 失调的变式 第十章 影响哀悼进程的条件 第十一章 倾向于哀悼失调的人的人格特点 第十二章 倾向于哀悼失调的人的童年经历 第十三章 引起丧失反应变化的认知过程 第十四章 悲伤、抑郁状态和抑郁障碍 第三部分 儿童的哀悼 第十五章 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经历父母的死亡 第十六章 外部条件良好时儿童的反应 第十七章 儿童期丧失与精神病性障碍 第十八章 导致结果差异的条件 第十九章 当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儿童的反应 第二十章 失活和被区隔系统的概念 第二十一章 失调的变式和对此有影响的一些情况 第二十二章 父亲或母亲自杀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 3—4岁儿童对于丧失的反应 第二十四章 2岁儿童对丧失的反应 第二十五章 根据早期认知发展所知的幼童反应 后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