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嫉羡与感恩(克莱茵全集)

嫉羡与感恩(克莱茵全集)

  • 字数: 36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英)梅兰妮·克莱茵|译者:吕煦宗//刘慧卿
  • 商品条码: 97875192108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嫉羡与感恩(克莱茵全集)》一书收录了梅兰妮 ·克莱茵从1946年以后到1960年去世之前的著作,也 包括在1963年她去世以后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这些 是克莱茵毕生最重要的文献,也是其著述的高峰。 克莱茵在本书介绍了新的观点:嫉羡在生命初期 就已经在运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现。嫉羡与感 恩是相冲突的,在偏执一分裂心理位置运作的嫉羡是 精神病理的强力因素。精神分析著作一向都强调嫉羡 的重要性,例如弗洛伊德发现的阴茎嫉羡,但是,克 莱茵对于嫉羡的定义完全是革命性的。
作者简介
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Klein,1882—1960),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客体关系之母”,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在其意义深远而富于开创性的工作中,她打开了理解婴儿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支配着婴儿的内心活动。她的理论将精神分析关注的重点,从之前的“驱力”转到了“关系”上。她也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具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对某些精神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 第二章 关于焦虑与罪疚感的理论(1948) 第三章 关于精神分析结束的标准(1950) 第四章 移情的根源(1952) 第五章 自我与本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第六章 关于婴儿情感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第七章 婴儿行为观察(1952)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 第九章 论认同(1955) 第十章 嫉羡与感恩(1957) 第十一章 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婴儿期根源(1959) 第十三章 对于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 第十四章 论心理健康(1960) 第十五章 关于〈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 第十六章 关于孤独感(1963) 短论 附录一 注解 附录二 恩斯特·琼斯对梅兰妮·克莱茵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绍 附录三 参考文献 附录四 克莱茵生平年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