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

剑桥中国哲学导论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作者: (新加坡)赖蕴慧|译者:刘梁剑
  • 商品条码: 97875100547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赖蕴慧(Karyn L. Lai),新加坡人。先后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学院哲学副教授。兼任《中国比较哲学》(Chinese Comparative Philosophy)、《哲学指南》(Philosophy Compass)杂志编辑,《索非亚:国际宗教哲学杂志》(Soph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形上神学与伦理学》(Metaphysical Theology and Ethics)助理编辑,《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书评编辑,国际中国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咨议委员会委员。另著有《师法中国哲学:相待与处境化自我的伦理》(Learning from Chinese Philosophies: Ethics of Interdependent and Contextualised Self)(2006)。 刘梁剑,1975年出于浙江永嘉县楠溪江畔。200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哲学、佛学、中西哲学比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中文版序 西方中国哲学的发展与表述成中英 前言 历史年表 第一章 中国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特质 修身 理解自我:关系与情境 和谐 变易 《易经》哲学 哲学运思 延伸阅读建议 第二章 孔子与儒家的仁和礼 第一节 《论语》 第二节 仁 仁与爱 仁与儒家金律 仁与人际关系的培育 仁与伦理智慧 第三节 礼 第四节 仁与礼 仁为本 礼为本 仁礼相待 第五节 当代哲学论争中的仁与礼 延伸阅读建议 第三章 儒家的人文化育论:孟子与荀子 第一节 孟子:人性之扩充 第二节 荀子:对行为的调控 礼与法 正名 第三节 天道与人道 第四节 个人修身与社会平治 第五节 性格发展与技艺培养 延伸阅读建议 第四章 早期墨家哲学 第一节 墨子十论 第二节 集体之善的最大化 第三节 法 延伸阅读建议 第五章 早期道家哲学:《道德经》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 道家哲学的起源和早期道家文献 第二节 道之为实在:探寻新的实在 第三节 对反:相反相成 第四节 德与个人的整体性 延伸阅读建议 第六章 早期道家哲学:道,语言与社会 第一节 道,语言和社会教化 第二节 无为 无为与为政 无为与为学 第三节 自然与无为的伦理学 延伸阅读建议 第七章 名家与后期墨家 第一节 名家的论辩 惠施 公孙龙 第二节 后期墨家 辩 言,名与命题 科学论述 实践兼爱:效益主义道德 第三节 中国早期的语言哲学 延伸阅读建议 第八章 庄子哲学 第一节 《齐物论》中的认识论问题 第二节 对庄子怀疑论的诸种诠释 第三节 技艺的培养 第四节 《庄子》哲学的意蕴 延伸阅读建议 第九章 法家哲学 第一节 三个基本主题:法、术、势 法:准则与刑法 术:管理臣下的技艺 势:权力 集大成者韩非 第二节 法家哲学中的论争 人性 民:普通民众的角色 善人与善法 臣:官吏体制 隐密,权力与知识控制 治国与人文发展 延伸阅读建议 第十章 《易经》及其在中国哲学中的位置 第一节 《易经》的经与传 第二节 汉代的综合与关联思维 第三节 关联思维:《易经》的精神 观察的首要地位 整体及周遍的视角 辩证互补的二元论 关联思维与感应 对卦义和其对应关系的诠释进路 恒变与常动 《易经》之为行动指引 第四节 《易经》的影响 延伸阅读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佛教 第一节 佛教思想要义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 第三节 公元5、6世纪的中国佛教 三论宗 唯识宗 天台宗 华严宗 禅宗 第四节 中国佛教 延伸阅读建议 后记 征引文献 译者感言 出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