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易与佛教易与老庄(精)/潘雨廷著作集

易与佛教易与老庄(精)/潘雨廷著作集

  • 字数: 272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潘雨廷|整理:张文江
  • 商品条码: 97875325841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3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潘雨廷先生(1925— 1991),上海人,当代著 名易学家。生前担任华东师 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 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雨 廷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 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师从 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 马一浮、杨践形、薛学潜等 先生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 志于学问数十载,融会贯通 ,自成一家,在国内外有相 当的影响。潘雨廷先生毕生 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古今事 物的变化,并有志于贯通东 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 华学术中的《周易》和道教 ,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潘 雨廷先生著述丰富,其研究 涉及多方面内容,具有极大 的启发性。他的著作是二十 世纪中国文化所取得的重要 成果之一。《易与佛教易与 老庄》由张文江根据潘雨廷 夫人金德仪女士保存的遗稿 整理而成。 《易与佛教》、《易与 老庄》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方面,对深入理解佛 道两家的核心思想提供了线 索。
目录
易与佛教 《易》与《华严》 引言 《易》贯《华严》颂 河图与《华严》十方五十三参 洛书与《华严》九会七处 普贤行愿显微 《易》与《维摩诘经》 《易》与《观无量寿佛经》 《易》与《圆觉经》 《易》与唯识 [附]唯识三十颂 论大乘佛教 论十四无记 《安般守意经》讲解 道安注序讲解 康僧会注序讲解 安般守意的十二种解释(上) 安般守意的十二种解释(下) 十黠、三辈、四乐 六事分内外(九解) 数息论(上) 数息论(下) 三十七行品 论初期佛教与吾国思想的相互影响 一、汉魏 二、西晋 三、东晋 论宋易与禅宗 论曹洞宗的《宝镜三昧》与五位君臣 论临济宗的四宾主与四照用 论《周易》四百五十节文献与密宗的三密 论佛教之显密与易象 略论净土宗及六字佛号 论李通玄的思想在明代 易与老庄 《道藏》中所收《老子》注本提要 古本白文 战国 汉 魏 唐 北宋 南宋、金、蒙古 元 明 论《德道经》的“执今之道” 《史记·老子列传》疏释 论《黄帝内经》与《老》《庄》 体老观门 《庄子》析文 自序 卷一 内篇析文(凡七) 卷二 外篇析文(凡十五) 卷三 杂篇析文(凡十一) 跋 《庄子》观刃 前言 《易》与《逍遥游》 《易》与《齐物论》 《人间世》与人论 无用观刃 无情观刃 庄子与接舆 读憨山《(庄子)内篇注》 鲲鹏与倏忽 论言与彀音 论天刑与遁天之形 沧浪与迷阳 黄帝与孙休 内七篇总论 内七篇与三才之道 鱼乐观刃 梦蝶观刃 “葆光”释义 《庄子》人名释义 《庄子》篇目次序表 《庄子》人名各篇杂出表 《庄子》人名释义 论《庄子》内七篇 论庄子的思想结构 后记 张文江 修订本补记 张文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