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变迁: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体系对经济地理格局影响的研究

从城市发展到区域变迁: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体系对经济地理格局影响的研究

  • 字数: 285
  • 出版社: 山东画报
  • 作者: 武强//刘芹|责编:郭珊珊//阚焱|总主编:吴松弟
  • 商品条码: 97875474409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 通商口岸体系是需要特别 加以关注的历史现象,它 几乎是所有现代西方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现象 得以在中国生存与延续的 物质基础,也是奠定近代 中国经济地理格局的核心 决定要素。正是在通商口 岸体系的作用之下,中国 延续千年的南北差异逐步 让位于东西差异,并形成“ 沿海-内地”的经济发展模式 ,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地理 现象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本书即立足于历史经济 地理学的视野,选取通商 口岸体系为研究对象,从 经济区域的形成、中国对 外贸易的发展、现代化因 素的引入、国家——市场 相互作用下的产业变迁等 角度,来论述近代中国是 如何一步步从相对落后的 传统社会,逐步形成了现 代经济模式和经济地理区 域。
目录
序: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第一章 近代中国经济地理区划的演变与历史时期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次经济区划 第三节 通商口岸制度与近代中国经济区域的形成 第二章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近代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以通商口岸腹地为案例的研究 第一节 近代港口城市腹地范围划分和分析 第二节 Voronoi图技术下的通商口岸影响区域分析 第三章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考察(19l0-193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数据分析 第四章 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演变基于SSM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数学模型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经验分析 第四节 结果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机器进出口贸易与区域工业差异的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器进口种类及进口总额的时序变化 第三节 主要通商口岸机器进出口的地位分析 第六章 近代河南进出口贸易与区域工业布局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近代河南的交通条件 第四节 河南近代轻工业布局概述 第五节 河南近代重工业布局概述——以煤炭工业为中心 第六节 河南近代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