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项观念史的考察)

  • 字数: 362
  • 出版社: 江苏人民
  • 作者: 闾小波|责编:鲁从阳
  • 商品条码: 97872140791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经典文本与历史语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作了历时性的梳理与论析 。近代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既不是西方某个时期、某个国家 或地区民主观念的移植或复制,亦非传统中国民本思想的 蜕变或拓展,而是在变化的历史语境中,本土资源与域外 经验、借鉴他者与弘扬国粹交互影响的显现,有着鲜明的 工具性与本土性的特质。
目录
引言:观念史、观念的力量及限度 一、观念及观念史的研究 二、“近代 ”的特质:民族国家与民主 三、观念的力量及限度 四、本书的分析思路 第一章 历史遗产:前近代中西民主观念与制度资源之比较 第一节 思想观念:民本与民主 第二节 制度安排:一元与二元 第三节 观念、运动与制度:民主化进程展开的复杂性 第二章 历史时空:近代中国民主观念流变的国际背景 第一节 西方民主的发轫期 第二节 西方民主的受挫期 第三节 西方民主的推广期 第三章 西学东渐:晚清民主观念的输入 第一节 西方的 “东方主义 ”与传统中国视域中的外邦形象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人对西方认知的变化 第三节 中体西用———比较视野中的优势互补 第四节 议会制———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第五节 新知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章 民智与民权:维新时期民权观念之建构与流布 第一节 甲午后的舆情与思维空间的放大 第二节 民权与民智: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 第三节 悄然兴起的阅读革命及功效 第四节 社会对民权说的回应———以湖南为例 第五章 浪漫与审慎:20世纪初民主观念的分岔 第一节 民主知识库的构建———以梁启超为代表 第二节 革命派浪漫主义民主观的强势表达 第三节 君宪派审慎民主观的弱势论辩 第四节 民主及宪政观念的社会化与知识化 第六章 超越与调适:民初民主观念的进一步分岔 第一节 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凯旋与顿挫 第二节 从超越议会民主到追求直接民主 第三节 “国性论”与“调适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诉求 第七章 庶民与民主:庶民主义民主观的生成 第一节 民粹(庶民)主义的一般特征与功效 第二节 “五四”前后庶民主义民主的学理构建 第三节 守望自由主义民主———“好政府主义” 第八章 人权与自由:自由主义民主思潮的兴衰 第一节 自由主义者的呐喊———《新月》 第二节 自由主义阵营内部的论辩———《独立评论》 第三节 自由主义者的绝唱———《观察》 第四节 自由主义命运之反思———天时、地利、人和乎 第九章 宪政与代议制:自由民主主义者的诉求 第一节 训政与党治———宪政的前提抑或障碍 第二节 议会主权———自由民主主义“行动人物”的抗争 第三节 制宪与行宪———自由民主主义者的彷徨与分化 第四节 工具与价值———难以调和的紧张关系 第十章 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人民主观的生成 第一节 人民主权与民主集中制———早期共产党人民主观的初步表达 第二节 苏维埃制度———体现人民主权理想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民主的模范区———建构民主的理论与样本 第四节 宪政即民主———解构国统区的宪政运动 第五节 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人民主观的经典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