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性论域中的社会自我批判(基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研究)

现代性论域中的社会自我批判(基于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研究)

  • 字数: 23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吕敬美|责编:田文
  • 商品条码: 97875227212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性论域入手 考察“社会自我批判”论题, 指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即 中国现代性建构,即现实形 态的社会自我批判。首先, 立足于马克思提出的“资产 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命题 所内蕴的社会自我批判论题 ,系统重释了马克思批判思 想;其次,从特定条件、表 现形式、参照系统、历史向 度等角度论述了社会自我批 判的一般机制;再次,把社 会自我批判划分为个人主义 进路、整体主义进路和社会 主义进路,进而揭示最后一 条进路是对前两条进路的超 越;最后,本书观照了现实 ,认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 质内容正是社会自我批判的 当代吁求。
作者简介
吕敬美,1985年6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先后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7月)和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7年9月-2018年6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20年7月以来),现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入选2019年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博士论文入选2015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入选的4篇博士论文之一)。近年来,已在等国内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期刊发表了10余篇论文,主持教育部项目、贵州省哲社项目各1项。
目录
导论 何种社会自我批判?谁之现代性? 一 研究缘起:对当代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的追索 二 研究对象:社会自我批判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三 研究现状 (一)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二)社会自我批判的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批判思想及其出场语境 一 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特质所在 (一)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批判思想的逻辑进路 二 从社会自我批判角度重释马克思批判思想 (一)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的提出 (二)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的体现 (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的特点 三 马克思批判思想的现代性语境 (一)西欧现代性的历史生成 (二)马克思对西欧现代性的回应 (三)以马克思批判思想推进中国现代性建构 第二章 社会自我批判的内涵与机制 一 社会自我批判的主要内涵 (一)从意识到自我意识 (二)从自我意识到社会自我意识 (三)从社会自我意识到社会自我批判 (四)社会自我批判所直面的核心问题 二 社会自我批判的特定条件 (一)社会自我批判的主体及其条件 (二)社会自我批判的客体及其条件 三 社会自我批判的两种方式 (一)有机方式及其意识形态表现 (二)无机方式及其社会心理表现 (三)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 社会自我批判的其他机制 (一)社会自我批判的参照系统 (二)社会自我批判的两个向度 第三章 社会自我批判的三条进路 一 社会自我批判的个人主义进路 (一)发现个体自我 (二)原子个人及其发展 (三)个人主义及其局限 二 社会自我批判的整体主义进路 (一)强化国家理性 (二)民族国家及其兴起 (三)整体主义及其困境 三 社会自我批判的社会主义进路 (一)超越抽象社会 (二)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三)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第四章 社会自我批判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