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

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

  • 字数: 400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美)莱纳德·卡苏托//罗伯特·韦斯巴赫|译者:樊智强
  • 商品条码: 97873026516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型博士:如何构 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全面 回顾了美国开展的多项研究 生教育改革历程,不仅分析 了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而 且还深人探讨了如何多措并 举,构建更加完善的研究生 教育体系。本书指出博士生 培养可以变得更加人性化, 更加以研究生为中心,更具 社会活力。积极有效改革博 士生培养体制不仅有利于整 个教育体系的发展,也有利 于整个社会。 无论是研究生教育工作 者、研究生导师、研究生, 还是关注研究生教育的社会 公众,本书都会使他们受益 匪浅。
作者简介
\"莱纳德?卡苏托是美国福德汉姆大学英文和美国研究教授、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研究生专栏的撰稿人。201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撰写的专著《研究生之道》(The 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Can We Fix It),获得了全球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较大关注和评论。 罗伯特?韦斯巴赫曾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英文教授、系主任、院长,担任过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奖学金基金会主席、美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第11任校长。 樊智强,中共党员,1981年生,浙江常山人。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研究生教育》编辑。200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至今,任职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其间: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借调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工作;2019年11月至12月,参加第三十期教育部驻外储备干部培训;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借调于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工作)。 已翻译出版英汉互译100多万字,代表性译著:《他 是否还在人间—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复旦大学出 版社,2012年)、《权力掮客:玩转华盛顿和华尔街的格 林斯潘》(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新型博士:如何构建更好的研究生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 )、《感官的魔力:一位哲学家和魔术师眼中的大自然》(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在《环球时报》等发表多篇英文学术文章。在《现代教育科学》《大学英语》《上海研究生教育》等期刊和北京大学“博士生培养”等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多篇研究生教育论文和译文。\"
目录
导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新型博士?如何创造新型博士? 我们如何达到当今的格局? 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两种文化,一种博士学位 九大挑战 如何使用本书 第一章 过去和现在:最近两个肘竹星肋改革 概览:完善研究生院 1990年至2006年,美国开展的各项改革行动 多样性工作 新时代的研究生教育改革:2011年至今 对近期各项改革行动的总结 第二章 开启对话的实用指南:目标和路径 精益求精 引入任务时间,坚定不移地遵守 赢得更高行政管理层的支持,汇聚各方面的资源 增加信息库 这关乎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倾听他们的心声! 先从与雇主沟通开始,营造教员与世界的对话 提前完成任务 逆向规划:开创赞同的文化 秋季静修 更好的突破:第二次静修和此后各阶段的工作 第三章 职业多样性:对博士生开展博雅教育 必要性和高尚品德 提出错误的问题,得到正确的答案 需要完成各项任务的博士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践行职业多样性 实习机会 一般性原则 第四章 招生录取和分流退出 何为合适的录取规模? 当我们讨论招生,我们需要讨论什么? 不可或缺的多样性 辍学问题 第五章 为研究生提供支持和获得学位所需的时间 完成学位的用时——明智的日程安排 圣母大学的“5+1项目” 研究生支持:答案不仅是金钱,那究竟是什么问题? 第六章 完善课程体系和评估考试 以结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课程与课程体系 学科之外的生活 检查考试 第七章 导学关系 如何构建合作的指导文化? “多位研究生导师” 第八章 研究生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的地位和现状 描绘蓝图还是制造障碍? 走出舒适区 学习开展教学活动 超越教学 第九章 学位的本质和目标 首要原则,根本问题 以历史学为例 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的用时以及其他事情 现在该干些什么? 尾声 第十章 公共学术的本源和要求 何为公共学术? 公共学术的来源 公共学术会在哪里发生? 公共学术是如何发生的? 各种公共学术模式的汇合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科学 蓬勃发展的公共学术 结论 真抓实干见成效 当务之急 评估和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研究生院 6个院系,6条可能的路径 更深入高效地推进工作 全面目标的教学法 职业多样性 构建学以致用的多元化的研究项目 科学创造力 新型硕士 继续努力 全美国的学科组织 参考文献 跋:新冠疫情之后的研究生院 致谢 译者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