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学校通识课程系列教材)

  • 字数: 249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朱晓宏 等
  • 商品条码: 9787300324296
  • 版次: 1
  • 页数: 16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师德建设,师德教育已经被列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依据新的教师教育发展规范要求,以立德树人为主线,紧密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撰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本质上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显现的实践智慧形象,依据这一观点本书设计了八个章节,分享了学生、家长以及同事眼中的教师形象,引发职前-职后教师对教育目的、教学观念、行为规范、家校协同育人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思考,重在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使教师拥有做“四有”好老师的专业敏感性、教育察觉力与行动力。同时,本书聚焦“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结合典型案例展开阐释,兼具可读性与应用性。本书积极回应新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需求,适用于高校教师、师范生等群体,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师德规范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朱晓宏,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院长;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3年被评选为首都师范大学第九届师德标兵;兼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首都女教授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等。出版专著《公民教育》《儿童的成长:另一种记忆——学校道德氛围的改造与重建》等,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发表《重新理解教师之爱——基于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视域》《重新理解教师的境域与习惯——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理论视域》等代表性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教师教育领域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所在团队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榜样力量:重温教育史的经典教师形象
第一节三位经典教师的故事
第二节重新理解教师的专业形象
第三节经典教师开启的为师之道
第二章教师的口碑:学生口口相传中的教师形象
第一节在学生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教师
第二节重新理解教师言行的教育影响力
第三节教师拥有好口碑的建议
第三章教师眼中的自己:课堂生活的自画像
第一节教师的课堂工作形象:源自教师的“独白”
第二节教师之“教”与为师之“道”
第三节在课堂上潜心教书育人
第四章为人师表:在课外生活的细微之处
第一节教师日常言行引发学生的“不满”
第二节反思教师日常言行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师者之常态:一言一行,为师为范
第五章同事与同伴:专业共同体中的教师形象
第一节教育专业共同体的异化
第二节中小学校同事关系问题探析
第三节构建教师专业成长之共同体文化
第六章家校协同育人中的教师形象
第一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和谐声音
第二节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现实省思
第三节教育与教养相互助力,教师与家长携手育人
第七章师德行为失范的负面清单
第一节师德行为失范:日常化与隐蔽化
第二节师德行为失范之专业检讨
第三节提升师德修养之对策
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国际教育视域
第一节欧美教师道德失范之实际显现
第二节反思欧美教师行为失范问题
第三节欧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启示
结语日用即道: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重在日常功夫
附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节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通知(节选)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
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通知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英国《教师标准》(节选)
美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节选)
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节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