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王岳川品大学中庸

王岳川品大学中庸

  • 字数: 356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 作者: 王岳川|
  • 商品条码: 97875162277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央视国学讲座 内容及北京大学“中国经典 解读”博士课程讲义内容精 选而成。《大学》《中庸》 是中国儒家的重要经典,南 宋朱熹把《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并称为“ 四书”,宋元以后逐渐成为 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 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 生了极大的影响。 就内容而言,在儒家经 典“四书”当中,《大学》是 入门之作;《论语》《孟子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详尽论 述;而说到集儒家学说之大 成的结晶之作,则非《中庸 》莫属。《大学》相传是孔 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本书以“经典细读”为特质, 总结出中国文化以原典为基 本的特点,梳理出中国主流 文化深层次的文化精神,为 灾难迭起的世界重新“发现 东方”精神生态价值做出了 开拓性工作。
作者简介
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出版著作4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学术上主张“发现东方,文化输出,会通中西,重铸身份”,坚持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的第一步。理论上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
目录
导言 上编 品读《大学》 第一讲 作为经典的《大学》及其当代价值 一、由“记”上升到“经” 二、《大学》的作者 三、《大学》的文化心理整合的当代意义 四、《大学》的当代精神生态价值 第二讲 《大学》“三纲”的精神高度 一、大学之道第一纲“明明德” 二、大学之道第二纲“亲民” 三、大学之道第三纲“止于至善” 四、“止定静安虑得”为《大学》六法 五、“本末始终先后”是固本强根门径 第三讲 《大学》的“八目”方法论问题 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格升华 二、“内圣外王”式的制度和灵魂互动模式 三、格物的穷极观照与精神指向 四、修身为本是超越上下关系的人伦大本 第四讲 “明明德”与“亲民”的纲举目张 一、光明大德的人性光辉 二、君子维新的社会启蒙 第五讲 “止于至善”的精神高地 一、“知止”的主体自觉与多元取向 二、人伦所止的仁敬孝慈信 三、止于至善的切磋琢磨 第六讲 内本外末的人格提升 一、求真知本的“听讼”与“无讼” 二、君子慎独而诚中形外 三、以诚为本而无愧天地 四、诚意修身与面对本真 第七讲 身心公正的理性意识 一、修身正心规避“不得其正” 二、清心出尘的澄明境界 三、身心端正的道德修为 第八讲 家国相连的社会伦理 一、公正合度的人际交往 二、由家及国的伦理扩展 三、人己相系的道德力量 第九讲 天下太平的社会理念 一、絮矩之道的重要意义 二、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则 三、德本财末的体用意识 四、仁善保民的道德关注 第十讲 以义为先的行动原则 一、仁人爱恶的理性判断 二、身本财末的价值关怀 三、以义为利的治国纲领 中编 品读《中庸》 第十一讲 《中庸》的作者及其成书过程考辨 一、关于《中庸》的作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