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旧邦新命讲谈录

旧邦新命讲谈录

  • 字数: 267
  • 出版社: 广西人民
  • 作者: 郑开|责编:许晓琰
  • 商品条码: 97872191157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世界历史上绝大 多数的古文明、古文化都消 逝在历史长河里,甚至湮灭 无闻,惟有中国历史和文化 五千年一气呵成,绵延至今 ,即便是在近现代中西文明 剧烈冲突和激荡中仍能生生 不息、与日常新?北京大学 哲学系郑开教授近年来反复 阐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内驱力 ,开掘中国哲学的特质、价 值与理论意义,认为旧邦新 命之历史文化意识赋予了中 国文化强韧的生命力,同时 也是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研究 的精神信念和学术旨趣。本 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具 有较强的现场感和互动性, 堪称充满了深邃洞见的大家 小书。
作者简介
郑开,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等。
目录
第一篇 旧邦何以能够新命 第一讲 旧邦何以能够新命 一、轴心时代与思想经典 二、圣人观念与历史文化意识 三、和谐与包容 四、中国哲学的使命与抱负 第二讲 中国哲学的使命与未来 一、近代尺度:世界历史时间线,近现代学术转型中的中国哲学 二、旧邦新命:思想史语境下的“中国”,历史文化意识 三、返本开新:向历史深处的回溯与开掘,中国哲学的特质与范式 四、面向未来:中国哲学价值与潜力何在? 第三讲 中国哲学的特质 一、比较会通的方法与中国哲学的理论范式 二、理性与灵性:中西哲学对“思想”态度的不同 三、原子式个人与联通的群体:中西哲学中的自我与他者 四、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第四讲 自我与他者 一、引言 二、我是谁 三、我与你 四、吾丧我与民胞物与 第二篇 中国文化及其价值 第五讲 礼的仪式感与神圣性 一、礼:作为象征仪式和文化模式 二、礼:作为早期思维和儒家思想的基础 三、祭:礼乐文明的核心 四、神道设教的人文意义:仪式感与神圣性 五、诚:儒家哲学语境中的神圣性与真实感 第六讲 《中庸》的“诚”概念 一、“诚”与真实感 二、交于神明:“诚”的创造性转化 三、“诚明”与“神明” 第七讲 古代思想世界里的“法”与“政”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的“政” 三、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的“法” 第八讲 稷下学宫与诸子百家 一、稷下学宫与稷下先生 二、稷下学宫与诸子百家 三、稷下之学与黄老思潮 四、稷下学宫的思想遗产与历史意义 第九讲 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常与非常 一、“挖脑洞”:古代哲人如何思考? 二、常与非常:永恒与流变 三、自然与因果 四、混沌与秩序 第三篇 道家哲学精神 第十讲 《史记·老子列传》新解读 一、引言 二、“史官”与“著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