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暨南社科高峰文库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暨南社科高峰文库

  • 字数: 25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蒲若茜|责编:史慕鸿
  • 商品条码: 97875203680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0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精读亚裔美国批评原典和文学文本的基础上, 一方面以时间为经,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进程进行历时性 考察,抓住根本性的批评范式和理论关键词进行深入的剖 析和研究;另一方面参照与这些批评范式和理论关键词紧 密相关的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思潮与理论进行横向对比研 究以揭示其复杂性。著作凝练出评论界未能触及、未见深 入研究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核心话语和理论关键词 ,系统地阐释了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及其发展 轨迹,剖析其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性, 对亚裔族群主体性建构以及族群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作者简介
蒲若茜,博士,四川西充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专家库成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十多项,代表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裔美国文学批评范式与理论关键词研究”、 “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华人文学与诗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之理论问题探析”“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当代华裔美国小说母题研究”等。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 第一节 何为亚裔美国人 ——关于“亚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及作家身份论争 一 论争的历史语境:关于“亚裔美国人”族裔认同的探讨 二 “哎—咿集团”对“亚裔美国”身份的界定 三 宽泛的“连横”:“亚裔美国”内涵延伸与作家身份的拓展 第二节 “亚裔美国感”溯源 一 “实际的出生地”与“感性的出生地”之辨 二 语言、文化与亚裔美国身份的整体性构建 三 族裔经验、历史钩沉与亚裔美国“英雄”书写 第二节 多元.异质。杂糅 ——亚裔美国文学之族裔身份批评话语的分化 一 亚裔美国身份之“间际性” 二 亚裔美国身份之建构性 三 亚裔美国身份之异质杂糅性与多重性 第二章 亚裔美国文学之文化身份批评 第一节 “哎一咿集团”与“文化民族主义” 一 “文化民族主义”理论溯源 二 中国文化还是亚裔文化:误解与真相 三 贡献与局限:“哎—咿集团”文化身份理念的价值评判 第二节 亚裔美国之“多元文化主义”追寻 一 “多元文化主义”与少数族裔的内在亲缘性 二 亚裔美国文学的多元文化书写 三 自我“东方化”:“多元文化主义”陷阱的产生及其运作 第三节 亚裔美国文学与亚美“杂糅”诗学 一 “杂糅性”理论溯源 二 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杂糅”书写 三 亚裔建构“杂糅”文化身份观的意义 第三章 亚裔美国文学之心理批评(一) 第一节 主体、主体性与亚美主体性 一 走向消解:现代哲学中的主体和主体性 二 被形塑的主体与分裂的主体:后现代主体性理论及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 90年代后亚裔美国理论家对主体性理论的建构:亚美主体性 第二节 身份扮演、主体能动性与亚裔主体性建构 一 “身份扮演”:他者的面具政治 二 亚裔美国文学中“他者”的身份扮演 三 “身份扮演”中的主体能动性与,族裔主体性建构 第四章 亚裔美国文学之心理批评(二) 第一节 “种族阉割”:亚美主体的精神创伤 一 《蝴蝶君》中的“反转式恋物” 二 “种族阉割”:西方对于东方民族的“刻板印象” 三 “种族阉割”对亚裔男性的心理创伤 第二节 分裂的亚美主体:“种族影子” 一 “种族影子”心理学溯源 二 “种族影子”与亚裔美国人之“自我憎恨” 三 心理分析与社会历史语境化:以“种族影子”解读亚裔美国文学 第三节 亚裔美国之“种族忧郁症” 一 “种族忧郁症”:从个体心理到社会意识形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