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规制研究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规制研究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茵琪|责编:许琳
  • 商品条码: 97875227238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认罪认罚案件中量刑建 议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然 而,实践中量刑建议的施行 扩张了检察机关的权力,检 察机关实质上成为了认罪认 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单方决 断者”与刑罚裁判的“最终决 定者”。如何对认罪认罚案 件中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 进行合理规制,是应予重点 探讨的问题。本书从规范与 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并以实 体与程序双向维度为支点, 采用实证研究、类型化分析 等方法,对认罪认罚案件中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的规制 路径进行探讨,从而为检察 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 用中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 以及量刑建议在促进检察机 关主导作用发挥中“基石”功 能的规范实现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刘茵琪,法学博士,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吉林省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司法制度,持续关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企业合规制度改革问题,并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若干,主持并完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吉林省法学会法学研究项目两项,曾获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征文一等奖和长春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文章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的新型样态 第一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的规范构造 一 量刑建议提出方式的精准化 二 量刑建议表现形式的书面化 三 量刑建议适用效力的实质化 第三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的演变逻辑 一 量刑建议权的扩张实质 二 量刑建议权的变革风险 第四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权的规制意义 一 实体规制意义 二 程序规制意义 小结 第二章 实体规制(一):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理论证成 第一节 认罪认罚作为独立量刑情节的内在根据 一 “认罪认罚”情节独立的法律根据 二 “认罪认罚”情节独立的理论根据 三 “认罪认罚”情节独立的效果根据 第二节 认罪认罚与相似量刑情节的关系 一 现有观点评析 二 情节关系展开 三 情节交叉实质 第三节 认罪认罚与相似量刑情节的评价 一 评价原则 二 评价方法 小结 第三章 实体规制(二):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从宽限度 第一节 量刑建议“从宽限度”的范围限定 一 研究视域:量刑建议的“最高限度” 二 实证对象:故意伤害案件 第二节 “限缩式从宽”的实践及悖论 一 “限缩式从宽”的实践样态 二 “限缩式从宽”的逻辑悖论 第三节 “扩张式从宽”的现状及难题 一 “扩张式从宽”的实践呈现 二 “扩张式从宽”的运作难题 第四节 量刑建议“从宽限度”的重塑 一 量刑建议“从宽限度”的基本立场 二 量刑建议“从宽限度”的路径选择 小结 第四章 程序规制(一):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协商机制 第一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 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必要性 二 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可行性 第二节 “单方决断式”量刑建议形成机制的困境 一 检察机关对量刑建议协商过程的强势主导 二 被追诉方对量刑建议协商过程的被动参与 第三节 “平等对话式”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建构 一 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立场选择 二 量刑建议协商机制的完善路径 小结 第五章 程序规制(二):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审查机制 第一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审查机制的正当性 一 促进认罪认罚案件实体公正 二 巩固“以审判为中心”实践成果 三 契合刑事诉讼效率化改革目标 第二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审查机制的实践缺位 一 审理程序中法院对量刑建议的审查失范 二 二审程序中法院对量刑建议的审查乏力 第三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审查缺位的原因剖析 一 审查缺位的机制性原因 二 审查缺位的根本性原因 第四节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审查机制的建构路径 一 审理程序中法院对量刑建议的审查 二 二审程序中法院对量刑建议的审查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