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模式与路径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模式与路径

  • 字数: 425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自正法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13467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是衡量一国司法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尺。本书以特别程序的法理化、模式化、实证化和本土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一般法理与特殊法理。其以国家亲权、未成年人福利和恢复性司法作为法理指引,概括了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三种运行模式,即特殊监护模式、优先保护模式和修复关系模式,探讨特别程序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实践样态与程序逻辑。结合域外有益经验与本土实践,本书认为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方向为“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以保障福利为基础,强调通过正当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福利,试图从“技术性改良”走向“制度性变革”,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蜕变,最终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真正发挥程序保护之功效。
作者简介
自正法,云南玉溪人,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等职。曾在台湾大学、早稻田大学访学,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政法论丛》《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刑事诉讼法理与程序逻辑》等专著、编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中西部国培示范项目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目录
上篇法理与模式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结构安排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法理架构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探讨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国际公约对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影响 第三节变迁中的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 第四节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理论认知 第三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模式 第一节特殊监护模式 第二节优先保护模式 第三节修复关系模式 第四节改革面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第五节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中篇程序与逻辑 第四章未成年人刑事侦查程序研究 第一节合适成年人参与效果的考察与职能重塑 第二节未成年人羁押率的影响因素与程序性控制 第三节律师帮助的定位与职能重构 第四节违反侦查程序的制裁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五章未成年人刑事审查起诉程序研究 第一节附条件不起诉的运行逻辑 第二节分案起诉制度 第三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建构 第六章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与执行程序研究 第一节圆桌审判与庭审教育的法理基础与路径选择 第二节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 第三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念与路径 第四节社工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模式与路径 下篇实践与路径 第七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前沿 第一节国外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前沿 第二节我国台湾地区“少事法”的演进脉络与改革趋势 第三节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审思 第八章结语: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附件] 未成年人刑事侦诉审程序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 未成年人刑事侦诉审程序实施现状与改革前沿之访谈提纲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司法制度发展趋势与改革前沿之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