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 字数: 57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王东杰
  • 商品条码: 97873032447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6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语运动在现代中国影响既深且巨,作者将其纳 入20世纪中国整体转型的脉络中,探讨语言和文字改 革是如何反映并实际参与了这个过程,又对清末民国 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考察,侧重于国语 运动和国家建构、国族认同、文化理想、地方观念、 阶级意识等范畴的互动,还呈现了它和变动中的物质 景观、资讯手段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透过这一个 案,王东杰著的《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力图展示,中国现代国家建 设尽管汲引了不少外来资源,但又怎样高度地依赖于 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大传统”。
作者简介
王东杰,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1993)、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1996)、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2002),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一1939)》等。
目录
导言:语言与历史 一、语言与民族主义 二、国语运动研究诸面相 三、国语运动小史 四、论域的展开 五、史学视域中的语言史 第一章 从文字变起:清季社会思潮与切音字运动的兴起 一、文字与富强 二、中西学战与切音字运动 三、言文合一的文字观 四、文字与进化 五、余论 第二章 一个国家,两种文字:切音字运动中的“国民”与“国粹” 一、造就“国民 二、“保存国粹”与切音字运动 三、“简字”不“简” 四、余论 第三章 声入可否心通:切音字运动与“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 一、“声音文化”与切音字运动的兴起 二、切音字运动与“语言统一”的提出 三、一步到位与“两次办法” 四、余论 第四章 文字起于声音:汉语拼音化思想对“因声求义”说的继承式颠覆 一、因声求义 二、因声造字 三、以继承传统的方式与传统决裂 四、余论 第五章 废汉字以救汉语:白话文运动与汉语拼音化论证策略的调整 一、“仅废中国文字乎?抑并废中国言语乎” 二、“打破不进步的字,讲天天进步的语言” 三、“汉字配文言,拼音字配语体” 四、结论 第六章 “返为自主国”:汉语进步论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政治理想 一、语言学形态分类法及其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再定位:胡以鲁的观点 三、中国语言学家对问题的再定位:其他语言学家的例子 四、对汉语先进论的否定及另一种语言进化观 五、余论 第七章 “代表全国”:国家建构与国语语言标准的论争 一、独用京话与会通异言 二、取决于“多数” 三、采用“活语言” 四、反对“北平话” 五、结论 第八章 汉语是“一个”:国语运动与汉语“方言”的确立 一、“方言”的语义内缩 二、论证汉语方言同源性 三、“当代”导向与历史寻索 四、左翼文化人的意见 五、余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