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格致新法--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归纳逻辑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格致新法--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归纳逻辑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慧斌|责编:王丽媛
  • 商品条码: 97875227182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关注归纳逻辑 在十九世纪中西文化碰撞语 境中的本土化过程。全书在 梳理中西相关智识资源的基 础上,以归纳逻辑的早期中 译概念“格物致知”“格致新 理”“格致新法”“格致新机”“ 即物察理之辨论”“充类”“引 进辨实”“希卜梯西”“类推之 法”等为切入点,结合译者 和读者所在的新教传教士、 口岸知识分子等群体的特点 ,分析了这一时期对归纳逻 辑及归纳科学方法的多元理 解,并对中西认知方式的跨 文化交流进行了讨论。
作者简介
王慧斌,1990年生,山西襄汾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历史。本科就读于山西大学哲学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赴海德堡大学“全球语境中的亚洲和欧洲”精英集群接受联合培养一年。曾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基本史实的还原 二 历史语境的重构 三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进路 第一章 碰撞前的中西智识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智识资源 一 格物穷理:从“明明德”到“费罗所非亚” 二 尚未被发现的“中国逻辑” 三 朴学:从典籍理解自然 第二节 西方的智识资源 一 古典归纳逻辑的演进 二 职业科学家基于科学实践的反思 三 科学普及中的归纳逻辑普及 小结 第二章 新教精神、归纳科学与归纳逻辑译介 第一节 传教士译介归纳科学的兴起 一 “默顿论题”视域下的传教士科学译介 二 早期科学译介中的归纳元素 第二节 “理”“法”“机”:《新工具》在华早期形象的演变 一 格致新“理”:将培根思想置于传统理学框架 二 格致新“法”:展示培根方法的实用性 三 格致新“机”:对“中体西用”的适应 小结 第三章 新式教科书与归纳逻辑译介 第一节 “即物察理之辨论”:“西学启蒙十六种”中的归纳逻辑 一 译介情况 二 作为辨析论说之学的逻辑学 三 “即物察理之辨论”的认识论特征 第二节 “充类”“引进辨实”“希卜梯西”并存:《心灵学》中的归纳逻辑 一 译介情况 二 “充类”: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归纳 三 “引进辨实”:作为逻辑推理的归纳 四 “希卜梯西”:作为心理活动的归纳 第三节 “类推之法”:《理学须知》中的归纳逻辑 一 译介情况 二 兼顾“相因之事”与“相因智慧”的“理学” 三 重要而不必要的“类推之法”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文人对归纳逻辑的选择性接纳 第一节 新旧认识论的过渡 一 从“古人之言”到“实在证据” 二 认识论个人主义与政治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 第二节 从“辨学”到“辩学”:为“中国逻辑”辩护 一 “辨学”内涵的延伸 二 “辨学”与“辩学”等同关系的形成 小结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