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理学的发生/儒家哲学研究丛书

理学的发生/儒家哲学研究丛书

  • 字数: 29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恒|责编:孙萍|总主编:涂可国
  • 商品条码: 97875227166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儒 学的高级形态,本书聚焦“ 理学的发生”问题,旨在对 理学进行哲学探源,并进一 步将其转化为早期理学的范 式转换问题。通过对“北宋 五子”进行个案研究,本书 从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 值观念、话语体系四个维度 考察了早期理学相较之前主 要哲学形态在范式上的转换 ,揭示了早期理学之发生的 逻辑机制和逻辑进程。理学 范式转换的核心在于思维的 转型,即从传统经验性思维 向哲学思辨性思维的转型。 处于转型期的早期理学,往 往两种思维方式并存,故而 是模糊的、不成熟的,但恰 恰是这种转型和并存构成了 它的贡献,这种模糊和不成 熟构成了它的特色。
作者简介
张恒,山东邹平人,1985年生,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兼任《国际儒学论丛》辑刊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比较哲学。近年来重点关注宋明理学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尤其是体用思维;同时关注先秦儒学,尤其是孟荀比较、儒家自然主义等问题。
目录
绪论 重回理学发生的“现场” 第一节 为何研究“理学的发生” 第二节 理学探源:学术史回顾与评析 第三节 思路与创新:基于“范式转换”视角的尝试 总论 早期理学的范式转换 第一章 为天地立心:早期理学的哲学使命 第一节 天人合一:理学天人观及其源流新考 第二节 万法唯心:来自佛教的挑战 第三节 天地之心:早期理学的寻根之旅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本末到体用:早期理学的思维转型 第一节 物有本末:历史传统及其理论困境 第二节 思维谋变:从玄学到佛教的努力 第三节 体用一源:早期理学的多元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造道·复性·正理:早期理学的价值重建 第一节 道统营造:儒家价值谱系的重构 第二节 性论复兴:儒家价值哲理的重建 第三节 性理合一:儒家价值本体的确立 本章小结 分论 “北宋五子”的多元开拓 第四章 邵雍:“心法”先天 第一节 心迹之辨:先天学的提出 第二节 天地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物” 第三节 圣人之心:合天心而顺至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周敦颐:“太极”无极 第一节 太极之辨:由物而神 第二节 太极即诚 纯粹至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张载:“太虚”至实 第一节 虚气之辨:朝向形上之维 第二节 合虚与气:性的“二分”与“一本” 第三节 诚礼兼修:工夫使命与取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二程:“道”“理”变奏 第一节 由“道”而“理”:话语转换及其逻辑 第二节 惟理为实:二程理学的多重向度 第三节 明理达道:即存在即工夫 本章小结 余论 第一节 理学发生的逻辑、影响及限度 第二节 研究难点、不足及其改进 附论 人学视域中的“天人之辨” 儒门内的王弼 鬼神与天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