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字数: 286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美)伊莱休·卡茨等
商品条码: 978730118085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出版年份: 2010
印次: 6
定价:
¥5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媒介研究领域的13篇经典文本,并由当代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此书非常适合作为高校《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类课程的教材,也可填补教材规划中此项的空白。
作者简介
常江,北京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兼任新华社文化评论员、北京新闻广播特约评论员。在我社出版两部专著、三部译著,另有两部教材待出版,累计发表文化评论二百余篇。
目录
目录 前言他山之石 第一部分哥伦比亚学派 概述第1章哥伦比亚的批判研究: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 《大众传播、流行品位与组织化社会行为》 彼得·西蒙森(Peter Simonson) 与加布里埃尔·韦曼(Gabriel Weimann) 历史的谬误:既有的常识 20世纪40年代的传播研究 默顿与拉扎斯菲尔德在哥伦比亚 论文的主题 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后续影响力 结论第2章赫佐格《论借来的体验》在“主动受众”争鸣中 的地位泰玛·利比斯(Tamar Liebes) 赫佐格被误解了? 缘何《论借来的体验》可被归入法兰克福学派 程式化文本——控制抑或解放? 替代性快感:表达攻击性抑或遁入“感情真实”幻想? 解读受众动机的策略:精神分析、功利主义与文学 哭泣:我们需要付出代价吗? 肥皂剧迷:赫佐格的第二个研究项目 第二部分法兰克福学派 概述第3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奥义:读《文化工业》有感 约翰·杜伦·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 理解的障碍 关于本书的讨论 《文化工业》的思想渊源 一种补偿式解读 评价:《文化工业》的利与弊第4章情境化的本雅明: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派迪·斯坎内尔(Paddy Scannell) 导言 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与政治 艺术、复制与灵韵的消失 音乐拜物教 自主艺术 后续影响第5章拯救消费:论洛文塔尔的《大众偶像的胜利》 伊娃·依鲁兹(Eva Illouz) 《大众偶像的胜利》 一种批判文化视角 第三部分芝加哥学派 概述第6章沃斯《共识与大众传播》中的共同体与多元主义 埃里克·罗森布勒(Eric W. Rothenbuhler) 以传播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学 文化与日常生活 大众 舆论与媒介控制 共识 种族与文化多元主义第7章受众即人群,人群即公众:对朗格夫妇《芝加哥的 麦克阿瑟日》的再思考 伊莱休·卡茨 与丹尼尔·戴扬(Elihu Katz and Daniel Dayan) 作为集体行为的麦克阿瑟日 朗格夫妇看到了什么 朗格夫妇没看见什么 “准经典”的命运 大众癫狂症? “受众即人群,人群即公众”假说第8章通往虚拟偶遇之路:霍顿与沃尔的《大众传播与 类社交互动》唐·韩德尔曼(Don Handelman) 另一方面的情况 类社交互动:详述霍顿与沃尔的观点 冷媒介、触觉凝视与自我的内在社交性 心灵的社交:看电视的虚拟偶遇之路 第四部分多伦多学派 概述第9章哈罗德·英尼斯与传播的偏向 梅纳海姆·布朗德海姆(Menahem Blondheim) 相关性:《传播的偏向》及其读者 崇高性:被经典化的英尼斯 革命性:《传播的偏向》与传播决定论 革命性:“偏向”的起源 拓展性:“偏向”、现在与未来第10章经典反文本: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 约书亚·梅洛维茨(Joshua Meyrowitz) 麦克卢汉对文本分析的拒斥 麦克卢汉式的历史 主要原理 麦克卢汉的声望沉浮 复兴 结论:不可或缺的反文本 第五部分英国文化研究 概述第11章昔日之丰裕: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 约翰·杜伦·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 作为社会理论的思想史 20世纪50年代的大众传播理论化 批判性与经验性之间 国家的复杂性第12章赢得经典?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释码》 迈克尔·古列维奇(Michael Gurevitch) 与派迪· 斯坎内尔(Paddy Scannell) 为一篇文章立传 一个关于“立场”的模型 转变中的文本 1980年版 《“举国上下”的观众》:对理论的经验性应用 经典化的开端 经典化如何实现? 质疑与结语第13章在文化研究时代回顾墨维的“视觉快感” 尤瑟法·洛西茨基(Yosefa Loshitzky) 译名对照表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