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机工程学(第2版全彩印刷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人机工程学(第2版全彩印刷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 字数: 243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曹祥哲|责编:李磊
  • 商品条码: 9787302648468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9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机工程学是部分设计 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 书主要讲解人机工程学的基 础知识,以及各种形式的人 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原 理和方法。 本书共分7章,包括人机 工程学基础、人的感知系统 、人体尺寸与数据采集、室 内空间中的人机参数与人体 姿势、人的认知心理、人机 操纵装置设计、人机系统与 交互设计。每章内容都以基 础理论为线索详细展开,利 用框架图说明,并结合大量 的产品设计案例进行解析, 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所讲知 识点。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丰 富,可作为高等院校产品设 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智能交互设计等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广大工业产品设 计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人机工程学基础 1.1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1.2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初始阶段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成长阶段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成熟阶段 1.3 人机工程学的分类 1.3.1 设备人机工程学 1.3.2 功能人机工程学 1.4 人机工程学中的要素 1.5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6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7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7.1 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7.2 为工业设计中的“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1.7.3 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7.4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8 人机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第2章 人的感知系统 2.1 人的感觉定义与特点 2.1.1 适宜刺激 2.1.2 适应 2.1.3 相互作用 2.1.4 对比 2.1.5 余觉 2.2 人的知觉定义与特点 2.2.1 知觉定义 2.2.2 知觉特点 2.3 人的视觉定义与特点 2.3.1 视觉刺激 2.3.2 视觉系统 2.3.3 视觉机能 2.4 听觉机能及其特点 2.4.1 听觉刺激 2.4.2 听觉的特点 2.5 嗅觉与味觉的特点 2.5.1 嗅觉感受器 2.5.2 嗅觉能力 第3章 人体尺寸与数据采集 3.1 人体测量学的由来与发展 3.2 人体测量的作用 3.3 人体尺寸测量的内容与工具 3.3.1 人体测量内容 3.3.2 人体尺寸测量工具 3.4 人体测量方法 3.5 影响人体尺寸的因素 3.6 人体测量数据来源与术语 3.6.1 人体测量数据 3.6.2 人体尺寸测量的术语 3.7 常用人体测量资料 3.7.1 我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 3.7.2 成年人的人体功能尺寸 3.8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3.8.1 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3.8.2 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3.9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理特征 3.9.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3.9.2 残疾人的生理特征 第4章 室内空间中的人机参数与人体姿势 4.1 作业空间 4.1.1 作业空间概念 4.1.2 作业空间分类 4.2 作业空间的设计要求与原则 4.2.1 设计要求 4.2.2 设计原则 4.3 作业空间的设计步骤 4.3.1 作业场所和调研 4.3.2 作业空间的初步设计方案 4.3.3 建立空间模型和模拟测试 4.4 作业空间人体参数 4.5 人体不同的作业姿势 4.5.1 坐姿作业空间 4.5.2 立姿作业空间 4.6 室内生活空间设计 4.6.1 室内生活空间的构成因素和特征 4.6.2 居住行为与空间组合 4.6.3 家居空间尺度设计与要求 4.7 各类空间的功能分析 4.7.1 普通办公室处理要点 4.7.2 开放式办公室处理要点 4.7.3 银行营业厅空间处理要点 4.7.4 邮政营业厅空间处理要点 4.7.5 车站售票处空间处理要点 4.7.6 候车室空间处理要点 4.7.7 宾馆门厅空间处理要点 4.7.8 酒店标准间空间处理要点 4.7.9 视听空间处理要点 4.7.10 展览陈列空间处理要点 4.8 家具设计 4.8.1 人体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4.8.2 座椅的功能尺寸 4.8.3 坐姿与椅垫 4.8.4 作业面的高度与办公桌设计 4.8.5 办公桌尺寸的相关规定 4.8.6 卧具(床)设计 4.9 人的空间行为 4.9.1 人类的距离保持 4.9.2 人的侧重行为 4.9.3 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第5章 人的认知心理 5.1 认知的定义 5.2 认知的特性 5.2.1 认知的知识特性 5.2.2 认知的非理性特点 5.3 人的心理模型 5.4 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特征 5.4.1 随意创造思维的心理模型 5.4.2 非随意创造思维的心理模型 第6章 人机操纵装置设计 6.1 产品操纵装置设计 6.1.1 产品操纵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6.1.2 操纵装置的用力特征 6.2 各类操纵器的设计 6.2.1 旋转式操纵器设计 6.2.2 移动式操纵器设计 6.2.3 按压式操纵器设计 6.2.4 触摸控制操纵 6.3 产品操纵装置的总体设计原则 6.3.1 操纵力设计原则 6.3.2 操纵与显示相配合原则 6.3.3 操纵装置特征的识别原则 第7章 人机系统与交互设计 7.1 人机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7.1.1 人机系统的概念 7.1.2 人机系统的内涵 7.2 人机系统的分类 7.3 人机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7.4 人机界面 7.4.1 人机界面的概念 7.4.2 人机界面的发展简述 7.5 交互设计 7.5.1 交互设计的概念 7.5.2 交互设计的分类 7.5.3 交互设计的任务 7.5.4 人机交互设计的应用 7.5.5 操作习惯与手机交互方式的案例分析 7.6 可穿戴设备 7.6.1 可穿戴设备的定义 7.6.2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7.6.3 可穿戴设备的特点 7.6.4 可穿戴设备的分类 7.6.5 可穿戴设备中的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