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秋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

  • 字数: 162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韩国)孔元国|责编:王建|译者:喻显龙
  • 商品条码: 97875426794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5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春秋战国”系列第六卷,主要展示了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关于治国之道的观点碰撞, 作者采取了主持问答的方式,仿佛穿越时空,召集 各方名士在一起论道比剑,而这其中的主要参与人 物是儒家的孟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和道 家的庄子。当然,作者还引用了孔子、商鞅、管仲 等人的言论。最具特点的是,作者采取了柏拉图的 观点,以与中国的诸子百家进行对比说明。全书从 治乱之道谈到统治之道,从统治之道又展开对人性 善恶的探讨。作者试图通过诸子百家的争论得出一 个能看清和理解当今世界的契机和启示。
目录
凡例 前言 1.现今阅读诸子百家的理由 2.国家变则世界变 3.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论争 4.辩证法——区别真实与“语不成说”的力量 开篇 语诸子百家的时代 1.统治就得交给专家来办 孟子:我们是仁义的主宰者 荀子:吾以法与礼为准绳 墨子:我们身份虽低但有能力 韩非子:我们是富国强兵的专家 柏拉图:哲学家应该成为王 2.国家的诞生 韩非子:社会进化则统治进化 墨子:为了平息混乱,百姓应拥立领袖 柏拉图:国家卫士与温驯的狗 第1章 统治的基础——仁德?法术? 1.孟子的传统VS韩非子的变法 过去的制度是否应该变更 法的必要性和范围 2.本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的性善说VS荀子的性恶说 韩非子:人之本性就是利己 孟子:即便如此,本性仍为善 3.治国的主力是君主还是君子 孟子:君子应该矫正君主 韩非子:君主应以刑罚统治人臣 君主的强制权力VS臣子的自律权力 柏拉图:独裁者不是一个真正的君主 4.机密主义VS公开主义 韩非子:君主之道便是隐藏本心 荀子:君主之道便是光明磊落 会议主持人点评——君主的权限和权限行使的方法 第2章 法治与“秩序、经济、战争” 1.法治论:法的作用和其限度在何方 法是为了谁的利益而作 谁将成为法的执行者 2.对战国时代经济和战争的谈论 经济论——自由还是管控 战争论——使用军队之人的资格 会议主持人点评——弓拉到底,则弓弦断 第3章 战国时代的阶级斗争——墨子与荀子的礼仪之争 1.礼数的本质:秩序的钥匙抑或差别的束缚 行动的基准到底是人还是天 礼节是粉饰门面还是去伪存真 差别是秩序的基础还是混乱的开端 坚守礼仪的义务:墨子的相互主义VS荀子的差别主义 上下和睦的必备品德 墨子:儒家的亲属优先主义是对差别化的一种固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