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设计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设计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 字数: 116
  • 出版社: 中国纺织
  • 作者: 李敏敏//马丽媛//赵诗嘉|责编:华长印//朱昭霖
  • 商品条码: 97875229098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设计不仅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更是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学科交汇融合的结果。《设计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尝试探索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如何与设计的研究交织在一起,从而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设计理解构架。《设计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核心在于展示设计作为一个多维度领域,是如何受到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影响。每一章围绕一个特定的学科展开,详细分析该学科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以及这些理论成果如何与设计的研究相结合。 本书适合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为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李敏敏,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导,哥本哈根大学客座研究员。长期从事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跨学科研究,主持国家级、市级、校级项目多个,现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重庆卷中杂项部分的召集人。近年来发表论文近二十篇,出版个人著作多部。荣获“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学与设计研究第一节 人类学的定义、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8195; 第二节 设计人类学的定义、起源及发展#8195; 一、设计人类学的定义#8195; 二、设计人类学的起源及发展#8195; 第三节 作为研究方法#8195; 一、文化转向#8195; 二、实践原则#8195; 三、民族志与干预主义策略#8195; 四、批判的设计#8195; 五、关系重塑与多元未来#8195; 第二章 社会学与设计研究第一节 定义及议题#8195; 第二节 代表思潮及研究路径#8195; 一、研究理论#8195; 二、创始与形成——19 世纪上半叶三、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8195; 四、20世纪中叶#8195; 第三节 社会学与设计#8195; 一、学科交叉与融合#8195; 二、设计社会学#8195; 三、理论与实践#8195; 第三章 物质文化研究第一节 研究界定及历史#8195; 第二节 研究路径#8195; 一、商品视域#8195; 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8195; 三、物之生命与转变的文化人类学#8195; 四、现象学视域#8195; 五、技术与后现象学#8195; 六、消费研究#8195; 第三节 物与设计、设计史#8195; 一、融合与转向#8195; 二、物、人与设计#8195; 三、思考与可能性#8195; 第四章 经济与设计研究第一节 设计的经济价值#8195; 第二节 设计与经济学#8195;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