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理法与中国人

情理法与中国人

  • 字数: 230
  • 出版社: 山西人民
  • 作者: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责编:郭向南
  • 商品条码: 97872031296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书分法理篇、刑事篇、民事篇三部。通过丰 富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大量的古人言论和古代司法 案例,对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核心,即天理、国法、 人情三位一体的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其种种内在逻 辑进行阐述和剖析。什么是法?法有什么用途?法 当如何适用?自古至今,中国人的看法与西方人很 不一样。在国人的观念中,法律不一定是一个本于 自然正义形成的、有内在逻辑体系的强制性规范体 系,而是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的,是能预防 和解决一切纠纷的公共政治技巧或治理术。
目录
法理篇 第一章 天理、国法、人情三位一体:法的概念 从“瀍”说起 法即赏罚 国法与王法 法与天理 “法不外乎人情” 情理法兼顾 “情理”与“人情” 第二章 家长的手杖:法的作用 定分止争 规矩、绳墨、权衡 驱人向善 救乱起衰 统一大脑,均平才智 管人与管事的差异 第三章 牧师与刽子手:“德”与“刑” “教化派”与“刑威派”:共同的“准则法” “技术法”的差别 差别的原因 第四章 “非礼,是无法也”:“礼”与“法” “礼”和“法”:各有两重含义 “礼”就是法律 “礼”未必是致刑之“法” 第五章 良心与后果的权量:法律与道德 从赵娥小姐说起 礼法关系问题的产生 立法应符合道德 法律应合何种道德 司法:屈法律以全道德 司法:宁屈道德不枉法律 第六章 “有治人无治法”:贤人与法律 “君子者,法之原也” 远水难解近渴 法的绝对价值比贤人低 刑事篇 第七章 孝道与刑法(上):悖法行孝, 君子无刑 纵容犯罪的大孝子 从徐元庆到施剑翘:抗法复仇 孝子不可刑,君子不可辱 畏法不复仇,君子所不齿 复仇的限制与禁止 子为父隐,也是孝行 第八章 孝道与刑法(下):不孝之罪,刑之无赦 “不孝”为元恶 与仇人私和 “干名犯义” “供养有阙” “别籍异财” “委亲之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