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诗歌发生学

中国诗歌发生学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祝秀权|责编:郑秀艳
  • 商品条码: 97875426781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界历来认为,中国诗歌产生的时间很早,甚 至诗的产生远在散文之前。这种观点之所以是错误 的,是因为它没有认清歌与诗的不同性质,没有认 清诗产生的复杂文化因素。本书先综论中国诗产生 的外在文化因素和内在文化因素,外在文化因素包 括音乐、宗教、仪式等,内在文化因素包括语言文 字、节奏、音韵的产生发展等,综合来看,周代之 前没有诗产生的文化条件。然后辨析歌与诗概念及 性质、产生时间的不同,从另一个特殊角度审视中 国诗的产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在此基础上, 以下着重以《诗经》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颂、雅 、风的顺序,论述周代诗从不成熟的萌芽状态的《 周颂》,发展到成熟的并有正式“诗”之名的《大 雅》,再随着周代礼乐的成熟兴盛而发展至西周中 后期的《小雅》和春秋时期的《国风》的过程。在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颂”的本义 由原始义“容”发展至占筮之“颂”、祝祷之“颂 ”、乐器之“颂”、歌诗之“颂”的过程;二是周 代乐语教育与诗的正式产生及发展演变。以下内容 分别从几个不同层面论述中国早期诗歌创作的规律 和特征:演义: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方式和规律; 礼乐歌舞表演:中国早期诗歌的创作宗旨和动力; 中国诗歌发生学总纲:诗言志;周代文化的四次飞 跃与周代诗歌创作艺术水平的四次提升。最后补论 《商颂》是春秋时期的宋诗,不是商诗,以使本书 的中心论点更加完整和严密。 本书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一、辩明 了歌与诗概念的不同,论证了周代之前没有诗,《 诗经》就是中国最早的诗,中国诗产生于周代。二 、以《诗经》文本为研究对象,按照颂、雅、风的 顺序,论证了周代诗从萌芽到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 程。三、总结了中国早期诗歌创作的几个规律和特 征。这三个方面都是中国诗歌研究领域的新观点、 新论题。
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诗产生的文化因素 一 中国诗产生的外在文化因素 (一) 音乐与诗的产生 1 诗的产生晚于音乐 2 远古时期没有诗乐舞三位一体 3 诗与乐的相通与结合 (二) 宗教与艺术的产生 1 艺术起源于宗教 2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三) 仪式与文学艺术的起源 1 表演性 2 象征性或隐喻性 3 教化性 4 重复性或循环性 二 中国诗产生的内在文化因素 (一) 语言文字: 文学产生发展的决定因素 1 语言的成熟是诗产生的前提条件 2 语言的发展演进与文学、诗歌的发展演进 3 文字的正式产生是诗产生的前提 4 文字的发展演进与诗歌的发展演变 (二) 节奏的产生 (三) 音韵的产生 三 中国诗产生之前的诗性文化 (一) 原始诗性思维 (二) 周代之前的“歌”与“志” (三) 殷商甲骨卜辞的诗性思维和立言方式 (四) 《易经》的诗性思维和立言方式 第二章 发生学意义上的歌与诗 一 发生学意义上的歌与诗 1 歌、诗之辩: 远古歌谣不是诗 2 中国“诗”肇始于周代 二 从歌到诗及歌与诗的交融 1 从歌到诗 2 歌与诗的交融与互动 三 《周颂》与歌 1 《周颂》的形式特征与“诗”的概念不完全相符 2 《周颂》与“诗”产生之前的歌谣相近 3 春秋时期人仍常有不把《周颂》视为“诗”者 4 《周颂》是中国文学从歌到诗发展的桥梁和标本 第三章 西周文化飞跃与《周颂》的产生 一 周代思想文化的飞跃 1 从神本文化到人本文化的转型 2 从巫祝文化到史官文化的转型 3 语言艺术的提升与飞跃 4 西周音乐的发展进步 三 “颂”的演进轨迹: 从占筮之颂到歌诗之颂 1 占筮之“颂” 2 祝祷之“颂” 3 乐器之“颂” 4 歌诗之“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