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波德莱尔--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精)

波德莱尔--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精)

  • 字数: 754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刘波
  • 商品条码: 97873012695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3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刘波,1963年生,重庆人。198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法语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加拿大政府奖学金,赴蒙特利尔大学魁北克研究中心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后赴法国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系留学多年,先后获该校深入研究文凭DEA(1995年)和博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曾任职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为广东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导,兼武汉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导,主要从事法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近年来,在波德莱尔研究方面有活跃表现,已在国内外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多种,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波德莱尔的城市诗歌与抒情诗的现代转型”结项鉴定等级“优秀”,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目录
导论 上编 《巴黎图画》的生成和结构 第一章 走向城市诗歌 第一节 法国文学史上的巴黎主题 第二节 巴黎诗人波德莱尔 第二章 《巴黎图画》的生成 第一节 “颂扬对图像的崇拜” 第二节 《恶之花》第一版中的“巴黎图画” 第三节 《恶之花》第二版中新增的“巴黎图画” 第四节 最后的“巴黎图画” 第三章 《巴黎图画》的“隐秘结构” 第一节 对总体布局的构想 第二节 《恶之花》各版本结构中的“巴黎图画” 第三节 《巴黎图画》中的两个系列 第四节 《巴黎图画》结构中的回旋特征 第五节 一日见永恒:一次精神历险 下编 城市经验与诗歌经验 第四章 作为人类生活象征和诗歌隐喻的城市景观 第一节 城市对诗歌创作的启示作用 第二节 诗人在城市环境中的角色 第五章 城市诗歌中的城市经验 第一节 梦想之城:建造理想中的“仙境华屋” 第二节 魔幻之城:城市生活带来的神奇经验 第三节 忧郁之城:假面掩盖下的城市 第六章 从城市经验到诗歌经验 第一节 对现实进行置换的“深层模仿” 第二节 突破“为诗歌设定的界线” 第七章 波德莱尔城市诗歌中的“美学—伦理”经验 第一节 从美学经验到伦理经验 第二节 “人工美”的美学观念所包含的伦理价值 第八章 波德莱尔城市诗歌中的悖逆逻辑和精神旨趣 第一节 悲观主义的美学价值和精神旨趣 第二节 “矛盾修辞”与文明的悖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