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语解读正要

论语解读正要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 作者: 宫玉海
  • 商品条码: 97875463220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解读《论语》?一些传统的和现代的注释是正确的么?本书本着 科学分析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语言、文字解析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对 其中的64章提出不同看法。 重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为众。“行” 为品行、操行,读xing(性)。 “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本为“柧”,木简;在这里 指记录、抄写,与礼器无关。 “自行東修”,不是亲自送捆干肉给老师,而是能自己约束、修养自 己,这是受教的起码标准。 “夷狄之有君”,是当时中国的四裔边民对周王朝的尊重。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标点应该这样点。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后边应该有一个“达”字(这是康有为早就发现 了的),指的是孔子很少把‘‘利”和“命”和“仁”联系起来谈;所以“ 达”。 对于《论语》中的人物,也进一步加以考证。“老彭”不是同一个人 ,而是老子和彭祖,他们都是“述而不作”的。对于颛顼和大禹,也有新 的发现。“夷逸”就是夷佚;“朱张”,就是越人隐者范蠡,后世称陶朱 公、杨朱,放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者。”“少连”即少林,女真族 之先人蜚廉;因其祖有大廉(连),后世称其为“少廉(连)”,少林寺即为 他而建。 有的地方系版本有误,或被人改动,如“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应为 “妇人与小子为难养”,指的是家庭矛盾,等等。其中有些观点,早已发 表,如“思无邪”、“三人行”、“唐棣之华”、“自行束修”等,这次 也收进来,供关注者参考。
目录
学而第一 ☆1.学而时习之/2 ☆2.礼之用,和为贵/6 3.三省吾身/9 4.贫而乐道,富而好礼/12 为政第二 ☆5.《诗》三百/19 参阅:也谈关于“思无邪”/21 6.异端害己/28 7.君子不器/30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32 八佾第三 ☆9.夷狄之有君/36 ☆10.与其媚于奥/39 11.《关睢》/41 参阅:“睢鸠”原来是天鹅/44 12.乐,其可知也/46 ☆13.仪封人求见/48 里仁第四 14.君子喻于义/52 15.富与贵,贫与贱/54 16.人之过也/57 ☆17.君子之于天下/59 18.事君数/61 公冶长第五 19.赐也何如/64 ☆20.朽木不可雕/66 2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68 22.令尹子文/70 雍也第六 23.汝为君子儒/73 ☆24.道不可离/75 ☆25.人之生也/76 26.知者乐水/79 ☆27.觚不觚/82 28.君子不可陷,亦不可罔/85 ☆29.中庸之为德/87 30.博施于民/90 述而第七 31.述而不作/93 32.子之燕居/95 ☆33.自行束修/96 34.子在齐闻《韶》/99 35.加我数年以学《易》/101 36.子不语/104 ☆37.三人行,必有我师/106 38.圣人,吾不得见之矣/109 39.陈司败问昭公知礼/112 40.盖有不知而作者/114 泰伯第八 41.师挚之始/117 42.民可使由之/119 子罕第九 ☆43.子罕言利/122 ☆44.巷党人日/125 45.凤鸟不至/128 46.子欲居九夷/130 ☆47.为学不可“功亏一篑”/133 48.可与共学/135 ☆49.唐棣之华/137 参阅:偏反岂能是翩、翻/139 乡党第十(略) 先进第十一 ☆50.吾从先进/144 51.回也其庶乎/146 颜渊第十二 52.子张问明/149 53.子张问崇德、辨惑/151 54.樊迟问仁/153 子路第十三 ☆55.卫君待子而为政/156 56.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59 57.君子和而不同/161 宪问第十四(略) 卫灵公第十五(略) 季氏第十六 ☆58.季氏将伐颛臾/166 59.天下有道/171 60.生而知之者/173 阳货第十七 61.小子何莫学夫诗/176 ☆62.唯妇人与小子为难养也/179 微子第十八 63.楚狂接舆/183 ☆64.逸民/186 参阅:孔子为何不提朱张/189 参阅:五台山及少林寺的由来/192 子张第十九(略) 尧曰第二十(略) 附录1:儒·儒家的起源·儒家的世界构想/198 附录2:小康——大同之道与世界人权之路/205 后记:新儒学——仁学的入世、易世精神/2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