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中生学习参与的质性研究

高中生学习参与的质性研究

  • 字数: 26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马蕾迪|责编:高歌
  • 商品条码: 978752038289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高中生为研究对 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 过进入高中进行扎根研究, 以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 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 ,既以“局内人”的生命关怀 关注学生在校学习生存的样 态,又以“局外人”的理性慎 思审视学校教育的当下。研 究以横向上学生学习参与的 现时样态,纵向上学生学习 参与的轨迹为明线,结合学 生学习参与内涵表征为暗线 ,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影响学 生学习参与的生态图谱,最 后提出走向“参与学习”的实 践策略。
作者简介
马蕾迪,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带着理想主义的教育情怀,怀着对自由和智慧的向往学习了十年的教育学,主要从事学生学习行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校厅级课题。工作期间曾荣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 一 理论发展——学习理论的转向 二 实践呼唤——学生学习的“异化”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学生参与”的内涵 二 “学生参与”的意义 三 “学生参与”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 学习 二 学习参与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路线的构想 第四节 研究过程的展开 一 样本的选择 二 资料的收集 三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五节 研究者的反思 一 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 二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 作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者 四 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第二章 学生学习参与的图景及意义建构 第一节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参与的现时样态 一 “被动”:置身前台的身体规训 二 “走神”:藏在后台的自由意志 第二节 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及意义赋予 一 “牢笼”:学生在校的直观感受 二 “游戏场”:学生在校的内心寄托 三 “家”:学生在校的精神归属 第三节 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及意义赋予 一 “掌握知识”:学习的“复制”说 二 “机械劳动”:学习的“训练”说 三 “好工作和好生活”:学习的外在意义 四 “提升素质和培养能力”:学习的内在意义 第三章 学生学习参与的轨迹及自我建构 第一节 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参与的历时轨迹 一 中心移至边缘的离心 二 完全离心 三 边缘移至中心的向心 四 完全向心 第二节 学生学习参与中形成的学业自我概念 一 “保送生” 二 “平庸之人” 三 “充分参与者” 第三节 学生学习参与中自我概念的建构历程 一 以自我知觉为基础的内部路径 二 以镜像自我为参照的外周路径 第四章 学生学习参与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最近过程: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黏合剂 一 成绩是强化学生学习参与的象征物 二 同辈群体是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关系网 三 教学模式是促使学生学习参与的助推手 第二节 学习者: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动力源 一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直接动力 二 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持久动力 三 自我概念是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深层动力 第三节 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隐课程 一 宏观系统 二 微观系统 第四节 时间:影响学生学习参与的经验事件 第五章 走向“参与学习” 第一节 走向“参与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节 “参与学习”的内蕴 一 “参与学习”的个体维度 二 “参与学习”的社会维度 三 “参与学习”的特征 第三节 走向“参与学习”的实践策略 一 反抗“平庸”: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 二 超越“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 重建“家园”:平衡学校的生态秩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