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研究

  • 字数: 25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高小枚
  • 商品条码: 97875161919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发挥引领功能并转化为人 民自觉追求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渗透性受到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 体、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要增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教育主体要提高思想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提升知识水平、改进教育态度;要注 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大众化、针对性;要善于运用 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和实践锻炼法 ;要善于运用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 传媒载体;要大力优化社会舆论环境、人际环境、组 织环境、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 高小枚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研究》在分析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 载体、教育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 影响状况以及教育客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 透性的认知程度上,力求构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渗透性的全新对策方案。
作者简介
高小枚,女,1982年3月出生,土家族,湖南石门人,现任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项。在《光明日报》、《甘肃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导论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研究的主要价值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理论分析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一个概念的学科考评 二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理论维度 第二章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必要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功能的基本前提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一 教育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 二 教育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 三 教育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 四 教育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 五 教育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性的影响 第四章 教育主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一 提升思想素质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二 塑造人格魅力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三 提高知识水平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四 改进教育态度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第五章 教育内容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一 注重生活化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二 实现大众化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三 提高针对性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第六章 教育方法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一 情感陶冶法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二 榜样示范法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三 环境熏陶法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四 实践锻炼法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第七章 教育载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一 管理载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二 文化载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三 活动载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四 大众传媒载体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第八章 教育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一 舆论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二 人际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三 组织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四 社区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五 家庭环境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