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

精细化量刑辩护指南

  • 字数: 653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李斌
  • 商品条码: 9787519770464
  • 版次: 0
  • 页数: 75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实用的量刑工具书,搭建了一个完整的量刑辩护体系。 全书分为15个专题:新《量刑指导意见》的修改亮点及启示,量刑辩护中的基础问题,自首情节的量刑辩护要点,立功情节的量刑辩护要点,犯罪未完成形态中的量刑辩护,共同犯罪中量刑情节辩护,退赃退赔情节中的量刑辩护,特殊主体犯罪的量刑辩护,认罪认罚、羁押表现的量刑辩护,数罪并罚的量刑辩护,缓刑的量刑辩护,财产刑的量刑辩护,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辩护,量刑的步骤和方法,量刑辩护的重点工作。 本书“匠心”将量刑辩护细细梳理了267个问与答,每个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规定、典型案例、学理解释和实操建议,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实践案例提供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本书检索方便、精装小品,方便读者携带、查阅,是刑辩律师必备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李斌,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刑事律师,刑法学博士/刑诉法学博士后,前检察官,首批国家层面“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专家,著有《公诉标准研究》《能动司法与公诉制度改革》《案件汇报方法与技巧》等,公众号Legal观察主笔。
目录
· 总 论 篇 · 专题一 新《量刑指导意见》的修改亮点及启示… ………………003    001. 新《量刑指导意见》有哪些修改亮点… ………………………003    002. 新《量刑指导意见》给律师辩护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005 专题二 量刑辩护中的基础问题… ……………………………………009  一、如何准确识别量刑情节… …………………………………………009    003. 如何通过规范检索识别量刑情节… ……………………………010    004. 如何通过类案检索识别量刑情节… ……………………………013  二、跨新旧《刑法》时,如何进行量刑辩护… ……………………015    005. 能否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016    006. 如何判断新旧法孰轻孰重… ……………………………………017    007. 对于“跨法犯”,适用新法还是旧法… ………………………019    008. 新旧法轻重的比较是以宣告刑还是法定刑作为       依据… ……………………………………………………………021    009. 同一行为能否同时适用新旧法的不同条款… …………………023    010.主刑、附加刑的新旧刑法轻重规定不一致的,      如何进行量刑辩护………………………………………………025  三、没有细化量刑标准的罪名,如何进行量刑辩护………………027    011.入罪标准无明确规定的罪名,应当如何进行量刑辩护………027    012.法定刑升格标准无明确规定的罪名,应当如何进行      量刑辩护…………………………………………………………029  四、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031    013.为何应重视减轻情节的识别和认定……………………………031    014.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有哪些………………………………………033    015.减轻处罚能否判处对应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刑种或      刑期………………………………………………………………034    016.减轻处罚是否可以减至免予刑事处罚…………………………035    017.有两个以上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能否减两档…………………036 · 各 论 篇 · 专题三 自首情节的量刑辩护……………………………………041  一、自首认定的基本问题………………………………………………041  (一)相关法律规范………………………………………………………041  (二)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045  二、常见辩点………………………………………………………………045  (一)对自动投案的理解…………………………………………………045    018.电话或口头传唤到案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46    019.对职务犯罪的“自动投案”如何掌握…………………………049    020.被发现、抓获时行为尚不构成犯罪,又主动供述其他      同种行为达到追诉标准的,是否构成自首……………………053    021.职务犯罪中,监察机关立案时掌握的线索尚不构成犯罪,      行为人到案后又主动交代其他同种行为构成犯罪的,      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54    02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原地等待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55    023.交通肇事后没有逃跑,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在他人      报警后,留在原地等待警方调查的,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57    024.在接受排查时供述自己罪行的,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59    025.前期接受调查后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后被传唤到案的,      是否属于自动投案………………………………………………061    026.到案后被责令听候处置并配合的,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63    027.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又投案的,是否构成自动投案…………065  (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067    028.仅如实供述定罪事实、未如实供述重大量刑事实或情节,      能否认定如实供述………………………………………………067    029.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如实供述的认定…………………071    030.未如实供述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前科情况的,能否认定为      如实供述…………………………………………………………074    031.自动投案后因客观原因未能如实供述,是否成立自首………076    032.多次犯罪中,只供述了部分犯罪,未供述全部犯罪事实的,      能否认定如实供述………………………………………………077    033.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认定“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079    034.翻供后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是否影响自首的      认定……………………………………………………………082  (三)准自首的认定……………………………………………………083    035.如何判断是自动投案中的“形迹可疑”还是      “犯罪嫌疑”…………………………………………………083    036.“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投案对象中“有关部门、      司法机关”的范围应当如何界定………………………………092    037.向被害人“投案”的是否认定为自动投案……………………094    038.陪首、送首的情况是否可以视为自动投案……………………096    039.如何理解“司法机关还未掌握”………………………………101    040.如实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事实,是否可以      从宽处罚…………………………………………………………104    041.如何理解准自首中的“不同种罪行”…………………………104    042.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竞合的场合应当如何适用法律…………107    043.在行贿罪案件中,如何利用“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      犯罪事实”进行量刑辩护……………………………………108 专题四 立功情节的量刑辩护……………………………………114  一、立功认定的基本问题………………………………………………114  (一)相关法律规范………………………………………………………114  (二)立功的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119  二、常见辩点………………………………………………………………119  (一)协助抓捕型立功的认定……………………………………………119    044.如何认定协助抓捕型立功………………………………………119    045.规劝同案犯归案能否认定为立功………………………………123    046.毒品犯罪中毒枭协助抓捕同案犯能否认定为立功……………125  (二)检举揭发型立功的认定…………………………………………128    047.如何认定检举揭发“他人犯罪”……………………………128    048.检举揭发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135    049.检举揭发同案犯的能否构成立功………………………………135    050.他人买功、送功、代为立功的,能否认定为犯罪人      本人的立功……………………………………………………138    051.如何认定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140    052.检举揭发他人但他人未被追诉的,是否认定为立功…………141  (三)立功的认定标准…………………………………………………148    053.到案前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立功……………………………148    054.救治他人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150    055.抢险救灾等公益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154    056.有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的,具备何种条件可以认定为      立功………………………………………………………………155    057.如何取得当事人的立功证据材料………………………………155    058.立功的认定采取何种证明标准…………………………………157    059.共同犯罪案件中,如何兼顾自首、立功的适用与      量刑平衡…………………………………………………………160    060.立功的认定程序…………………………………………………161  (四)重大立功的认定……………………………………………………165    061.重大立功包括哪些情形…………………………………………165    062.重大立功的“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要犯罪嫌疑人”      标准应当如何把握……………………………………………168    063.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如何适用刑罚幅度…………170    064.判前有重大立功,判后才得到确认的,应当如何处理………171    065.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的发明创造能否按照重大立功      表现作为对其漏罪审判时的量刑情节…………………………172    066.如何认定突出表现型立功………………………………………172    067.如何认定重大贡献型立功………………………………………176 专题五 犯罪未完成形态中的量刑辩护……………………………180  一、犯罪未遂、中止、预备认定的基本问题……………………180  (一)相关法律规范……………………………………………………180  (二)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181  二、常见辩点……………………………………………………………182  (一)犯罪预备认定的具体问题………………………………………182    068.间接故意犯罪中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182    069.犯罪中的“着手”应当如何认定……………………………182    070.实施尾随、守候行为是否属于着手…………………………186    071.预备犯是否都有处罚必要……………………………………187    072.针对罪状为预备形态的罪名如何进行辩护……………………190    073.重点、常见罪名中哪些预备行为可罚…………………………192  (二)犯罪未遂认定的具体问题…………………………………………195    074.侵财犯罪的既遂标准应当如何认定……………………………195    075.由于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使行为人刚一得手即被发觉并      抓获的,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既遂……………………………196    076.在有场所管理者、保安员等间接控制人的情况下,      如何认定犯罪既遂………………………………………………197    077.侵财犯罪中,财物仅“瞬间失控”的,能否认定      犯罪既遂………………………………………………………198    078.侵犯金融财产的犯罪既遂标准应当如何认定…………………199    079.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01    080.多次犯存在预备、未遂的,是否影响入罪或成立加重      量刑情节…………………………………………………………203    081.盗窃未遂的应当如何进行量刑辩护……………………………204    082.“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型盗窃罪中      未取得财产的是否构成犯罪未遂………………………………205    083.抢劫未遂的是否都要追究刑事责任……………………………206    084.转化型抢劫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况…………………………206    085.环境污染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07    086.贪污罪犯罪既遂应当如何认定…………………………………209    087.走私犯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0    088.诱惑侦查情况下是否构成犯罪未遂……………………………211    089.侵犯著作权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4    090.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5    091.组织卖淫等卖淫类犯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6    092.虚假诉讼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7    09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18    094.侵占罪中是否存在可罚的犯罪未完成形态…………………218    095.受贿罪中如何认定犯罪既遂……………………………………219    096.故意伤害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220  (三)犯罪中止认定的具体问题…………………………………………221    097.自动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是否构成中止…………………………221    098.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如何认定……………………………………223  (四)共同犯罪中犯罪形态的认定………………………………………224    099.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224    100.部分行为人未遂的是否成立加重情节(以轮奸为例)………227 专题六 共同犯罪中量刑情节辩护……………………………………229  一、共同犯罪量刑情节辩护的基本问题………………………………229  (一)相关法律规范………………………………………………………229  (二)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231  二、常见辩点………………………………………………………………231    101.为何要重视从犯情节的量刑辩护………………………………231    102.如何认定从犯……………………………………………………233    103.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从犯从宽处罚辩护效果…………………235    104.从犯构成中止是否需要阻止犯罪结果发生……………………236    105.单位犯罪中的法定代表人是否一概构成主犯………………238    106.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能否构成从犯……………………242    107.单位犯罪中,共同犯罪单位是否可以区分主从犯……………246    108.部分共同犯罪人未到案的,能否根据现有证据认定      从犯………………………………………………………………253    109.主犯不负刑事责任的,从犯是否可以同样不负刑事      责任………………………………………………………………255    110.如何针对分案处理的共同犯罪案件进行量刑辩护……………257    111.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对较大的主犯因具有法定从轻情节而      未判处死刑的,对其他主犯能否判处死刑……………………261    112.从犯是否要对全部共同犯罪数额承担刑事责任………………264    113.共同犯罪人构成不同罪名时,能否区分主从犯………………267    114.部分共同犯罪人实行过限的,其他犯罪人是否要对      过限犯罪结果承担刑事责任…………………………………268    115.根据量刑规范对同案主从犯进行分别量刑后不能实现      量刑均衡的应当如何处理………………………………………272    116.从犯的罚金刑等财产刑是否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276    117.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从犯如何认定………………………280    118.数额犯中从犯既有单独犯罪又有共同犯罪的,如何认定      犯罪数额………………………………………………………282    119.虚开类案件中,开票方、介绍开票人、受票人是否可以      区分主从犯……………………………………………………284    120.雇凶案件中如何区分主从犯…………………………………285    121.聚众斗殴案件中是否区分主从犯……………………………287    122.网络赌博案件中如何区分主从犯……………………………288    123.命案中如何对共同犯罪人进行量刑辩护……………………289    124.行为人被胁迫参与犯罪的,是否可以主张胁从犯      从宽处罚…………………………………………………………291    125.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如何认定…………………………………296    126.如何区分涉黑案件中的组织者、积极参加者、一般      参加者……………………………………………………………299    127.积极参加者是否一概构成主犯…………………………………303    128.将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罪名如何进行量刑辩护…………………305 专题七 退赃退赔情节中的量刑辩护…………………………………310  一、退赃退赔的基本问题………………………………………………310  (一)相关法律规范………………………………………………………310  (二)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311  二、常见辩点………………………………………………………………321    129.退赃、退赔和追缴的范围是否一致……………………………321    130.何时退赃退赔可以取得更好的量刑效果………………………325    131.退赃、退赔是否可以由家属代为进行………………………328    132.退赃退赔义务能否因被害人放弃而免除………………………330    133.共同犯罪人是否均应对全部违法所得承担退赃退赔      义务………………………………………………………………332    134.针对已经由第三人受让的赃款赃物,是否可以进行      追缴……………………………………………………………338    135.案外人对涉案财物是否为赃款赃物有异议的,如何进行      权利救济…………………………………………………………342    136.经营性犯罪中,认定违法所得额时是否可以扣除成本………344    137.如何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诈骗等涉众案件的      退赃退赔情节进行量刑辩护…………………………………34   138.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涉众案件中一般员工的基本      工资是否应作为赃款纳入退赃范围……………………………352    139.非法集资案件中前期离场的集资参与人可否被追缴      违法所得…………………………………………………………354    140.未被起诉的犯罪单位可否被判决退赃、退赔…………………355    141.行受贿双方分别退出的赃款是否均应予以追缴………………357 专题八 特殊主体犯罪的量刑辩护……………………………………361  一、未成年人情节的量刑辩护…………………………………………361  (一)相关法律规范………………………………………………………361  (二)适用效果……………………………………………………………365  (三)常见辩点……………………………………………………………365    142.如何用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365    143.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特殊累犯的规定……………………………373    144.未成年时实施毒品犯罪,成年后又实施毒品犯罪的,      是否适用毒品再犯从重处罚的规定……………………………374    145.未成年时期的犯罪前科能否作为成年后再犯新罪时      降低立案标准的入罪条件………………………………………376    146.可否判处未成年人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80    147.“骨龄鉴定”能否作为认定未成年人年龄证据的      唯一证据………………………………………………………385    148.未成年人犯抢劫等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重罪的,      是否可以免刑……………………………………………………390    149.被告人前次犯罪横跨18周岁时如何认定累犯…………………392  二、老年人情节的量刑辩护……………………………………………395  (一)相关法律规范………………………………………………………395  (二)适用效果……………………………………………………………395  (三)常见辩点……………………………………………………………396    150.已满75周岁的人是否可以判处死刑……………………………396    151.死刑复核时才满75周岁的,是否可以适用死刑………………397    152.如何理解“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398    153.已满75周岁的人是否可以适用无期徒刑………………………400    154.老年犯的刑罚执行是否也可以适当宽缓………………………401  三、聋哑人、盲人情节的量刑辩护……………………………………403  (一)相关法律规范………………………………………………………403  (二)适用效果……………………………………………………………404  (三)常见辩点……………………………………………………………404    155.盲聋哑人犯罪是否一律从宽处罚………………………………404    156.盲聋哑人是否可以适用死刑……………………………………406    157.“盲人”情节如何认定……………………………………………409    158.如何针对盲聋哑人的特殊身份进行量刑辩护…………………411    159.盲聋哑人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制度…………………………412 专题九 认罪认罚、羁押表现的量刑辩护……………………………413  一、认罪认罚量刑辩护…………………………………………………413  (一)相关法律规范………………………………………………………413  (二)适用效果及审查重点………………………………………………414  二、常见辩点………………………………………………………………414    160.何时认罪认罚会获得更好的量刑效果…………………………414    161.认罪认罚适用于哪些案件范围…………………………………417    162.单位犯罪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420    163.涉黑等严重案件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422    164.如何准确把握“认罪”…………………………………………424    165.如何准确把握“认罚”…………………………………………425    166.未能足额退赃退赔、缴纳罚金的,能否认定为认罪      认罚……………………………………………………………428    167.是否可以仅根据认罪认罚而减轻或免除处罚…………………430    168.认罪认罚与自首、坦白等情节并存时如何处理………………431    169.认罪认罚案件未适用速裁或简易程序的,是否影响实体      从宽处罚…………………………………………………………434    170.检察机关未启动认罪认罚程序的,人民法院是否可以      适用认罪认罚……………………………………………………436    171.人民法院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检察机关不予调整的,      如何处理…………………………………………………………437    172.人民法院未建议检察机关调整量刑建议而径行作出判决的,      是否属于程序违法、能否成为检察机关的抗诉理由…………441    173.对认罪认罚且检察机关已经作出量刑建议的案件,法院      是否可以作出无罪或者低于量刑建议的判决…………………444    174.被告人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检察机关因此抗诉的,      二审法院是否会加重处罚………………………………………446    175.速裁案件被告人是否可以反悔不认罪而上诉,量刑是否      会增加……………………………………………………………449    176.辩护人见证认罪认罚的,还能否提出不同辩护意见抑或      无罪辩护…………………………………………………………451  三、羁押表现的量刑辩护………………………………………………453  (一)相关法律规范………………………………………………………453  (二)常见辩点……………………………………………………………454    177.哪些地区已经将羁押表现规定为量刑证据?…………………454    178.羁押表现好与认罪认罚是否属于重复评价……………………455    179.如何区分羁押表现好和立功……………………………………456    180.羁押表现能否作为从重处罚情节………………………………457    181.羁押表现好和差应当如何认定………………………………458    182.羁押表现是否可以用作不起诉、不批捕审查的依据………458    183.辩护人如何争取羁押表现量刑证据……………………………459 专题十 数罪并罚的量刑辩护…………………………………………461  一、数罪并罚的基本问题………………………………………………461  (一)相关法律规范………………………………………………………461  (二)认定标准……………………………………………………………463  二、常见辩点………………………………………………………………465    184.漏罪或者新罪在原判刑罚执行期间被发现,但在原判刑罚      已经执行完毕后才判决的,能否进行数罪并罚………………465    185.漏罪在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前已被立案,但在刑罚执行完毕      后才锁定系罪犯所为的,能否适用漏罪数罪并罚原则………466    186.前罪主刑执行完毕、附加刑尚未执行完毕,发现漏罪或者      再犯新罪的,前罪附加刑是否适用数罪并罚………………468    187.同种数罪是否一概不能并罚……………………………………470    188.同时实施选择性罪名中多个行为的,是否适用      数罪并罚…………………………………………………………472    189.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的,适用数罪并罚时,      缓刑考验期是否算作已经执行刑罚…………………………484    190.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犯新罪但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后发现的,      是否应当数罪并罚……………………………………………486    191.罪犯被发现漏罪或犯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      如何处理………………………………………………………488    192.数罪并罚时如何合并量刑………………………………………490 专题十一 缓刑的量刑辩护……………………………………………492  一、缓刑辩护的基本问题………………………………………………492  (一)相关法律规范………………………………………………………492  (二)常见犯罪适用缓刑标准……………………………………………495  二、常见辩点……………………………………………………………498    193.适用缓刑有哪些积极和消积条件……………………………498    194.情节加重犯是否以适用刑……………………………503    195.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是否可以适用缓刑…………………505    196.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是否要一概撤销缓刑………508    197.发现漏罪或者再犯新罪被撤销缓刑的,数罪并罚后是否      可以继续适用缓刑………………………………………………510    198.被判处缓刑后提起上诉的,是否会因此被撤销缓刑或者      延长缓刑考验期…………………………………………………512    199.被判处缓刑后在上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是否要撤销      缓刑………………………………………………………………515    200.审前羁押期限已经超过实际判处刑期,同时又宣告      缓刑的,缓刑考验期是否可以不予执行………………………517    201.缓刑考验期满5年内又故意犯罪的,是否构成累犯………518    202.“缓刑辩护”需要准备哪些资料…………………………………520 专题十二 财产刑的量刑辩护…………………………………………522  一、财产刑辩护的基本问题……………………………………………522  (一)相关法律规范………………………………………………………522  (二)审查重点……………………………………………………………524  二、常见辩点………………………………………………………………530    203.如何确定罚金刑的数额…………………………………………530    204.如何针对被告人的缴纳能力进行量刑辩护……………………532    205.主刑从轻处罚时,罚金刑是否也只能从轻处罚………………534    206.有减轻情节的,如何确定罚金刑的减刑幅度…………………536    207.倍比罚金罪名中,共同犯罪人是否需分别判处分则条文      规定的相应倍数的罚金…………………………………………539    208.能否发表单处罚金刑的量刑意见………………………………541    209.未成年人犯罪的罚金刑,是否可以在已经减轻处罚的      主刑对应的罚金刑档次上,再行从宽…………………………552    210.如何利用单位犯罪辩护减轻或者免除财产刑…………………553    211.案件宣判前积极主动缴纳罚金的,能否从轻处罚……………560    212.罚金是否必须一次性缴纳,能否申请减免或者分期      缴纳………………………………………………………………563    213.未履行罚金刑的,是否影响减刑、假释………………………566    214.如何针对没收财产刑进行量刑辩护……………………………569    215.没收财产刑中的财产范围如何认定…………………………581    216.没收财产刑中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      必需生活费用的范围如何认定………………………………582    217.债权人是否可以主张以没收的被告人财产偿还      所负债务………………………………………………………584    218.刑罚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及其家属应当如何履行      财产刑…………………………………………………………587 专题十三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辩护……………………………………591  一、涉案财物处置的基本问题…………………………………………591  (一)相关法律规范………………………………………………………591  (二)审查重点……………………………………………………………593  二、常见辩点………………………………………………………………609    219.办案机关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涉案财物进行处置……………609    220.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范围如何确定…………………610    221.如何理解涉黑案件中的“全面”查封、扣押、冻结…………617    222.如何审查办案机关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过程的      合法性……………………………………………………………619    223.办案机关在正式立案之前能否对涉案财物进行查封、      冻结、扣押………………………………………………………621    224.是否可以主张对涉案财物进行查封置换………………………622    225.办案机关能否对保单进行冻结…………………………………623    226.办案机关能否对银行保管箱内财物进行查封、扣押…………624    227.能否申请对非上市公司股份、股权进行结…………………625    228.如何申请对涉案房产、汽车进行查封…………………………627    229.审前阶段,当事人(含案外人)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有异议的,应当如何申请权利救济……………………………629    230.审判阶段,当事人(含案外人)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有异议的,如何申请权利救济…………………………………631    231.财产被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能否申请国家赔偿………633    232.在判决生效前是否可以申请对涉案财物先行处置……………637    233.没收违法所得的范围如何确定?………………………………643    234.职务犯罪中特殊涉案财物(房产、汽车、贵重物品)是否      可以一概没收……………………………………………………649    235.涉黑案件中涉黑财产范围如何认定……………………………651    236.涉黑案件中涉案财物如何处置…………………………………656    237.“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范围如何认定……………………660    238.什么情况下案外人可以申请对涉案财物处置进行权利      救济………………………………………………………………666    239.案外人是否可以委托律师对涉案财物处置进行权利      救济………………………………………………………………670    240.生效刑事裁判对前期扣押的财物未提出明确处理意见的,      所有权人能否申请返还…………………………………………672    241.进入执行阶段后,案外人对涉案财物处置不服的,可以      采取何种救济手段………………………………………………676    24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是否可以对其财产进行      没收……………………………………………………………680    243.民刑交叉案件中涉案财物应当如何分配……………………684    244.行刑衔接中,刑事涉案财物已被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但尚未执行的,应当如何应对………………………………687    245.刑事判决生效后,被害人能否申请执行涉案财产或者      另行提起民事诉讼……………………………………………689    246.权利人主张对赃款赃物善意取得的,相应证明责任      应如何分配………………………………………………………690    247.国家赔偿案件中,是否需要权利人证实所涉财产      “与案件无关”…………………………………………………694    248.在刑事程序终结前,能否就涉案财产处置申请国家      赔偿………………………………………………………………696    249.涉刑财产处置引发国家赔偿的,赔偿方式及范围      如何确定………………………………………………………698 专题十四 量刑的步骤和方法…………………………………………702  一、量刑步骤的基本问题………………………………………………702  (一)相关法律规定………………………………………………………702  (二)量刑的基本原则……………………………………………………704  (三)量刑的基本步骤……………………………………………………705  二、常见辩点………………………………………………………………706  (一)量刑起点如何确定…………………………………………………706    250.确定量刑起点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706    251. 23种常见罪名如何确定量刑起点………………………………707    252. 23种罪名以外的罪名如何确定量刑起点………………………723  (二)如何确定基准刑……………………………………………………724    253.确定基准刑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724    254.各类犯罪基准刑的确定方法……………………………………726    255.影响刑罚量的标准如何确定…………………………………728    256.当某一罪名法定刑幅度没有对应数量标准时,如何合理      确定影响刑罚量标准……………………………………………730    257.如何运用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731    258.常见量刑情节调节比例怎么把握………………………………734    259.数罪情况下基准刑如何调节……………………………………737  (三)如何确定宣告刑……………………………………………………737    260.如何进行宣告刑计算……………………………………………737    261.存在减轻情节的,如何得出宣告刑……………………………739    262.如何根据宣告刑主张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739    26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得出的量刑结果是否就等于最终      宣告刑……………………………………………………………740 · 总 结 篇 · 专题十五 量刑辩护的重点工作………………………………………743    264.量刑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743    265.如何提交一份有效的量刑意见…………………………………745    266.如何与检察机关进行有效的量刑协商…………………………745    267.如何主张检察机关、法院量刑明显不当………………………7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