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教育

论教育

  • 字数: 59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德)伊曼努埃尔·康德|责编:郑莉//欧阳国焰|译者:宋溟|校注:孙进
  • 商品条码: 978751912772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0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论教育》一书虽说是 在200多年之前出版的,但 是其中的核心教育思想并 未过时,仍然能够给今天 的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 发。相信我国的父母、教 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都可以从康德的教育思想 中汲取有助于改进教育观 念和实践的智慧与灵感。 当翻开这本写于200多年 前的小册子时,我们会惊 讶地发现,历史的风霜不 曾钝化新锐的思想。我们 面对着一位严肃又不失风 趣的智者,他事无巨细地 为我们传授着养儿育女的 注意事项,更提醒我们不 忘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的意 义和使命。他坚信:“人是 目的,不是工具!”
目录
导读 康德的《论教育》及其现代阅读 价值/孙进 出版前言/林克 导论 人必须通过教育,方可成人。人是纯然教育的产物。值得注意 的是,人只能接受他人的教育,而这个他人,同样是受过教育之 人。因此,缺乏规训和教导的人又会变成学童糟糕的教育者。但如 果能让一个杰出的人承担起教育工作,人们便会看到,人可以取得 怎样的成就 正文 教育学或者说教育理论分为身体的保育和实践性教育。保育或 照料为人与动物所共有,而实践性教育或道德性教育则是要把人培 养为自由的行为个体 关于保育 最初的教育只是消极性的。也就是说,人们并不需要 发展天性,只需要不妨碍天性就好。教育的技巧只在锻炼 中发挥作用 关于实践性教育 在教育中,一切的基础在于,在每个方面建立正确的 根基,并让儿童可以理解和接受。他们必须学会,用对丑 恶和愚蠢的厌恶替代仇恨,……用自重和自尊替代他人意 见,用行动与行为的内在价值替代语言与情绪,用理解力 替代感觉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