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余音(1992-2015学术史随笔选)(精)

余音(1992-2015学术史随笔选)(精)

  • 字数: 23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葛兆光
  • 商品条码: 97875495907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 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 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 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 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 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角力。尽管说余音绕 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 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 《余音(1992-2015学术史随笔选)(精)》收 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 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 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 、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 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作者简介
葛兆光,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同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北京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1997年起,先后应邀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客座教授等。2006年底,出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学。
目录
一个佛教居士的忧思 世间原未有斯人 欲以“旧道德新知识”六字包扫一切 阴晴不定的日子 佚札留存在异乡 王国维手稿本《殷虚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跋 最是文人不自由 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万里之外总有人牵挂 学术的意味 徘徊到纠结:顾颉刚关于“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解 吾侪所学关天意 “刮骨疗毒”的痛苦 谋万国知识之沟通 重读潘光旦 不是旅行季节的旅行 学问的意义毕竟久远 “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 重读杨联陞日记 黄河依旧绕青山 看人如伊吕 遥知水远天长外 师友三十年 那一道不曾消失的风景 附录一 运化细推知有味 附录二 世家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