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余文森
  • 出版年份: 2023
  • 商品条码: 9787519136413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解读了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寻找教学的“灵魂”;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构建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建立实践型的育人方式;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从学科孤立走向学科融合,有效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透彻的分析和解读,清晰描绘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要求和实践路径,为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理解认识和积极实施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作者简介
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读思达”教学法创立者、倡导者。
目录
第一章 核心素养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走进新时代 核心素养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是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最强音,核心素养引领我们的课程教学改革走进新时代! 第一节 “双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 002 第二节 三维目标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 / 006 第三节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 / 012 第二章 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课程标准的重大变革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 第一节 新课程标准的属性:内涵澄清与文本框架 / 020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的立意: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 / 023 第三节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标准、活动标准、质量标准的三位一体/ 028 第三章 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寻找教学的“灵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目的、纲领和统帅,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教学目标是实施新型教学的第一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内涵和功能 / 042 第二节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编写依据与思路 / 052 第三节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表述与叙写要求 / 066 第四节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教学要求 / 076 第四章 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课堂 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究竟是以教的一方还是以学的一方为基点来展开?育人方式建立的支点究竟是教还是学?强调学、立足于学、基于学是新课标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第一节 教与学的关系 / 086 第二节 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 / 091 第三节 学习中心课堂的内涵和意义 / 101 第四节 “读思达”教学法与学习中心课堂的建立 / 110 第五章 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建立实践型的育人方式 学科实践的意蕴是改变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和路径,其核心要义是强调教学是学生的活动过程。 第一节 学科实践的内涵和意蕴 / 126 第二节 学科实践的载体和抓手 / 131 第三节 学科实践的形态与表现 / 153 第六章 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 知识的统整化、结构化、整合化是提升知识活性、品质进而让知识转化、内化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新课标通过提炼大概念和推进大单元教学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节 从知识割裂走向知识统整 / 162 第二节 大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 167 第三节 单元大概念的提炼与教学 / 178 第四节 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设计路线图 / 188 第七章 从学科孤立走向学科融合,有效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亮点。10% 是个信号,要把10% 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精神和理念有机地融入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中。 第一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200 第二节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类别 / 209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