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少康文集·第四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张少康文集·第四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 字数: 466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张少康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13445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第四卷包括专著两种。《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系统研究了刘勰生平、思想和《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包括对其书体例结构、文学本体论(文之枢纽)、文体论(论文叙笔)、创作论(割情析采)、批评论(披文入情)、研究方法论(唯务折衷)等多方面的论述,亦阐发了《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传统之关系。《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从诗歌创作、诗学思想等多个方面研究了唐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司空图,并集中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和相关学术争议。
作者简介
张少康 ---------------------------- 张少康,1935 年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从北大退休后,曾任香港树仁大学专任教授、中文系主任。主要研究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文心雕龙》, 同时兼及中国古典美学。
目录
目录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原版前言 / 3 第一章 刘勰的家世、生平和思想 / 5 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籍贯和家族谱系 / 6 第二节 关于刘勰父亲刘尚及其任越骑校尉和去世的时间 / 10 第三节 关于刘勰的生年和入定林寺的时间与原因 / 12 第四节 关于刘勰入梁后的仕宦情况 / 19 第五节 关于刘勰的卒年 / 21 第六节 关于刘勰的思想和著作 / 26 第二章 刘勰的文学观念和《文心雕龙》的体例 / 41 第一节 《文心雕龙》广义的“文”和狭义的“文” / 41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例和结构 / 55 第三章 文之枢纽——文学本体论 / 60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原道论——论文学的本质和起源 / 60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征圣、宗经论——论文学的经典范本 / 70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正纬、辨骚论——论纬书、《楚辞》与经典的异同 / 74 第四章 论文叙笔——文学文体论 / 78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 78 第二节 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 / 86 第三节 原始以表末——各类文体的历史溯源 / 88 第四节 释名以章义——文体名称的理论含义 / 92 第五节 选文以定篇——典范篇章的选择确立 / 94 第六节 敷理以举统——每种文体的创作要领 / 96 第七节 《文心雕龙》和《昭明文选》文体分类比较 / 98 第五章 割情析采——文学创作论 / 110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论文学的构思与想象 / 110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体性论——论文学的风格 / 124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风骨论——论文学的精神风貌与物质形式美 / 137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通变论——论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 158 第五节 《文心雕龙》的情采论——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 170 第六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上)——论文学的写作技巧:结构布局和比喻夸张 / 181 第七节 《文心雕龙》的文术论(下)——论文学的写作技巧:声律、对偶、用典及其他 / 195 第八节 《文心雕龙》的隐秀论——论文学形象的特征 / 206 第六章 披文入情——文学批评论 / 225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时序论——论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 / 225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论文学创作的主观与客观 / 234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才略论——论作家的才能和个性 / 247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知音论——论文学的欣赏和批评 / 250 第七章 唯务折衷——文学研究方法论 / 259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佛教哲学的方法论 / 259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折衷”论 / 262 第八章 《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 / 274 第一节 《文心雕龙》和天人合一思想 / 274 第二节 《文心雕龙》和古典美学 / 278 原版后记 / 287 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原版前言 / 293 第一章 司空图的生平和思想 / 295 第二章 司空图的诗歌创作 / 309 第一节 司空图诗歌创作的特色 / 309 第二节 司空图的诗歌意象与《二十四诗品》的比较 / 314 第三章 司空图的诗论著作及其诗学思想 / 326 第一节 《与王驾评诗书》——论唐诗的发展和“思与境偕” / 326 第二节 《与极浦书》——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339 第三节 《与李生论诗书》——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 346 第四节 《诗赋》——论“知非诗诗,未为奇奇” / 351 第五节 《题柳柳州集后》——论“文人之为诗,诗人之为文” / 353 第四章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析论 / 357 第一节 《二十四诗品》绎意 / 357 第二节 《二十四诗品》的文艺美学思想 / 383 第五章 《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辨析 / 395 第一节 关于《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争论 / 395 第二节 我所写的三篇讨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的文章 / 401 附录一 《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序 / 434 附录二 《虞侍书诗法》中的二十四品 / 437‘ 附录三 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五《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卷》 / 439 原版后记 / 4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