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

“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

  • 字数: 272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承红磊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863102
  • 版次: 1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社会”概念兴起和广泛运用的首部系统专著。作者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爬梳了“社会”这一词语由西方引介到中国,并且逐步普及的过程。全书研究视角独特,方法创新,以“社会”这一微细的单一概念为基础,将清末报刊和著作中使用“社会”一词的频次进行量化分析,材料丰富,论证周详,揭示了“社会”逐渐取代“群”“人群”等词的原因。同时,作者并不只聚焦于词语的考证和论述,而是以“社会”一词为切入,再现了严复、梁启超等近代学人对“社会”概念的讨论,呈现晚清民初各种思想和潮流的角力、争持和交替。
作者简介
承红磊,男,河南商水人,复旦大学本科、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民初政治史、思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在《历史研究》《复旦学报》《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晚清“社会”概念的产生 第一章 Society的诞生及其在华早期翻译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群”“群学”与“社会”一词的再使用 第三章 从“群”到“社会”:以梁启超为例看庚子前后“社会”概念的形成 第二部分 清末“社会”概念的集中使用及其影响 第四章 严复对中国“社会”所做分期及性质判定 第五章 “社会”与早期“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 第六章 “社会”概念与清末伦理变革 第三部分 民初“社会”话语的流行与“社会”内涵的转变 第七章 民国初年“社会”话语的流行与内涵转变 结论 附录一:《申报》“社会”使用情况整理(1873—1894) 附录二:梁启超论著目录及“群”“人群”“社会”使用情况(1899—1904)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