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乌江引

乌江引

  • 字数: 173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庞贝
  • 商品条码: 978702014538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征密电全新解密 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情报战争史上的孤例 中革军委二局的“破译”青春 毛泽东:“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行走在自己的队伍里,他们的身份不为人知 “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活着。” 5G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中共历史上早就有过出色的无线战。 红军长征的湘江血战,中央红军从八万人锐减为三万人,此后该向何处去,攸关全军的生死存亡。通道转兵,中革军委二局的破译情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革军委二局“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几乎成功破译了国民党军的所有密码情报,而国民党军对红军的情报却一无所获。这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情报战争史上的一个孤例。毛泽东同志感慨地说:“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该书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以大量解密档案、“破译三杰”后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在客观史实基础上甫以文学想象。全书主体故事发生在红军主力1935年1月初突破乌江、3月底南渡乌江之间,其间有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等大事件,这也是长征途中最关键、最有戏剧性的辉煌乐章。 行走在自己的队伍里,他们的身份不为人知。小说分“速写”和“侧影”两部分,前者是二局的战地笔记,后者是后人对这段秘史的寻访。小说用这种虚实相间的复调笔法再现历史,用秘密战线中的活动、军委二局“破译三杰”的成长史,以及后人的寻访,巧妙勾连起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整个革命史,全面呈现隐秘战线在我军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全书既有秘密战的惊心动魄,也有正面战场的恢弘壮阔。时移世易,而在时间深处,依然有那一代人青春的身影,那是他们的信念、智慧和初心。“只要有人记得,他们就活着。”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在中央红军长征时,负责电讯侦察的军委二局以其提供的一个个准确情报,帮助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网 军委二局的情报为中央红军渡江争取到宝贵时间。 ——央视网 在写实与虚构之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乌江引》避开常态化的线性结构,以原创性的叙事形式呈现出独具一格的复调效果。 ——搜狐网 毛泽东曾说过:二局是“走夜路的灯笼”,我们是打着这个灯笼长征的,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中新网 在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前提之下,庞贝充分重视小说的审美特质,在叙述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广州日报》 长征时期,军委二局在环境险恶的行军途中破译敌军情报,全天候监控敌台,而且时常是在饥寒交迫中工作。二万五千里无线电情报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人类极限生存状态的身心实验。 ——《新快报》 《乌江引》书名释义 如果说红军指战员的浴血奋战是长征史诗的主调,那么,军委二局的情报破译战就是这个辉煌传奇的副调。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艺术中,“引”即是泛音和副调。因此,《乌江引》某种意义上有长征史诗的“副歌”的含义。 除了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引”字的使用也有更多实义。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之后折道云南北渡金沙江,走的是“弓背路”(曲线)。红军某些高级指挥员不知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们如此决策依据的是军委二局破译的敌军情报,就连林彪这样的主力兵团首长当时都不知情,他就主张走“弓弦路”(直线)。而作为象形汉字,这个“引”字本身就有“弓背”和“弓弦”的意象,在此书中,“引”字亦是长征路线图的形象呈现。 长征是在“走夜路”,毛泽东曾说,军委二局是红军长征的“灯笼”。军委二局破译的情报在为红军行动指引路线,其中更包含有毛泽东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因此,红军始终在牵引着蒋介石的鼻子走,此为“引”字的另一层含义。
作者简介
庞贝,文学创作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导师。早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曾创作长篇小说《无尽藏》《独角兽》、戏剧剧本《庄先生》《广陵绝》、电影剧本《上海王》。小说作品曾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决选。早年曾在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其前身为红军时期的中革军委二局)北京总部工作,本书创作亦得到了“红色密码之父”、原中革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后人的支持。
目录
目 录 引语… 001 第一部 速写 通道… 003 西行… 023 乌江… 037 大城… 047 局长… 060 科长… 097 土城… 124 四渡… 151 乌江… 193 后事…220 第二部 侧影 附录… 380 《乌江引》书名释义 如果说红军指战员的浴血奋战是长征史诗的主调,那么,军委二局的情报破译战就是这个辉煌传奇的副调。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艺术中,“引”即是泛音和副调。因此,《乌江引》某种意义上有长征史诗的“副歌”的含义。 除了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引”字的使用也有更多实义。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之后折道云南北渡金沙江,走的是“弓背路”(曲线)。红军某些高级指挥员不知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们如此决策依据的是军委二局破译的敌军情报,就连林彪这样的主力兵团首长当时都不知情,他就主张走“弓弦路”(直线)。而作为象形汉字,这个“引”字本身就有“弓背”和“弓弦”的意象,在此书中,“引”字亦是长征路线图的形象呈现。 长征是在“走夜路”,毛泽东曾说,军委二局是红军长征的“灯笼”。军委二局破译的情报在为红军行动指引路线,其中更包含有毛泽东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因此,红军始终在牵引着蒋介石的鼻子走,此为“引”字的另一层含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