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

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

  • 字数: 278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钟维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13475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操纵是期货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本书在内容上跨越《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和衍生品法》两个时代的反操纵法律变迁,是国内第一部从法学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操纵问题的专著。本书通过对理论基础、法律适用和监管体制等三个层次的剖析,希望能够深化学术界对期货市场反操纵问题的认识,为我国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进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期货市场操纵二元规制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期货市场反操纵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作者简介
钟维 ----------------------------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司法修改工作专班成员,中国期货业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法制与自律监察委员会委员。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清华法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人工智能投资顾问法律问题研究》,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理解与适用》《期货期权市场法律制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多次荣获中国法学会“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学术奖励。
目录
目 录 导论 /001 一、问题与背景 /001 二、主题、方法与逻辑结构 /004 三、期货市场操纵的基本类型 /006 第一章 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规制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027 第一节 期货市场反操纵理论与实践的困境 /027 一、经典价格操纵理论对操纵的定义方式 /027 二、经典价格操纵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困境 /031 第二节 对经典价格操纵理论的反思 /032 一、以参照系比较方法判断人为价格的逻辑 /034 二、确定正常市场价格的困难之处 /039 三、对参照系比较方法的批评 /042 四、操纵意图要件存在的问题 /046 第三节 人为价格概念的重构 /050 一、从立法史看反操纵立法的经济动因 /050 二、参照系比较方法的辩护与反驳 /052 三、经典价格操纵理论的症结 /055 四、对人为价格概念的合理解释 /056 第四节 以意图为核心的操纵认定框架 /059 一、将意图作为操纵判断的核心要件 /059 二、引入价格影响测试的分析框架 /061 第五节 对意图操纵形态的规制 /063 一、未造成人为价格的意图操纵形态 /064 二、对意图操纵形态进行规制的理由 /065 三、立法纳入意图操纵形态的规制效果 /067 第二章 欺诈理论与期货市场操纵二元规制体系 /070 第一节 以欺诈路径规制市场操纵的原理 /070 一、欺诈与操纵的关系 /070 二、以欺诈路径规制市场操纵的法理基础 /074 三、欺诈型操纵与普通欺诈的区别 /076 第二节 欺诈操纵与价格操纵并存的二元规制体系 /078 一、欺诈操纵条款的制定 /079 二、价格操纵条款的承继与扩张 /085 三、市场力量型操纵条款的保留 /086 四、禁止性规定与扰乱性做法 /087 五、旨在进行欺诈或误导的合约 /088 第三节 欺诈操纵的构成要件及与价格操纵的关系 /090 一、欺诈操纵的构成要件 /091 二、欺诈操纵与价格操纵的关系 /96 第四节 市场操纵二元规制体系的形成原因 /102 一、以欺诈路径规制市场操纵的涵盖范围 /103 二、欺诈路径无法规制市场力量型操纵 /108 三、自我威慑理论无法解决市场力量型操纵问题 /119 四、以单一欺诈操纵条款规制能源市场操纵的反面立法例 /124 第五节 市场操纵二元规制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128 一、单一价格操纵条款所面临的问题 /128 二、将欺诈纳入我国期货市场操纵规制基础的可能性 /129 三、建立我国期货市场操纵的二元规制体系 /134 第三章 期货市场操纵的法定形态与构成要件 /139 第一节 期货市场操纵的两种法定形态 /139 一、两种法定形态概述 /139 二、实际操纵形态的构成要件 /140 三、意图操纵形态的构成要件 /144 四、讨论框架 /146 第二节 操纵构成的前提:操纵能力 /147 一、操纵能力的界定及意义 /147 二、市场力量型操纵中的操纵能力 /148 三、交易型和信息型操纵中的操纵能力 /155 第三节 操纵构成的关键:操纵意图 /161 一、操纵意图的界定及意义 /161 二、操纵意图的直接证据 /164 三、操纵意图的间接证据 /165 四、不经济行为推定 /170 第四节 操纵构成的结果:人为价格 /175 一、人为价格的界定及意义 /175 二、以参照系比较方法认定人为价格 /177 三、参照系比较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186 四、参照系比较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189 五、人为价格认定方法的发展 /191 第五节 操纵构成的纽带:因果关系 /194 一、因果关系的界定与证明 /194 二、因果关系的推定与抗辩 /196 第四章 跨市场操纵的行为模式与法律规制 /198 第一节 问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198 一、跨市场操纵的问题背景 /198 二、跨市场操纵的概念界定 /199 第二节 跨市场操纵的行为模式 /201 一、市场力量型操纵 /201 二、价格关联型操纵 /204 三、区分两种行为模式的意义 /205 第三节 跨市场操纵的规范模式 /208 一、市场力量型操纵的规范模式 /208 二、价格关联型操纵的规范模式 /210 三、规制跨市场操纵的主要法律及其关系 /213 第四节 跨市场操纵的构成与认定 /216 一、市场力量型操纵的构成与认定 /216 二、价格关联型操纵的构成与认定 /219 第五章 期货市场操纵的监管权配置与介入方式 /224 第一节 期货市场操纵监管的权力配置 /224 一、单一自律监管理论 /225 二、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结合 /227 第二节 惩罚型监管介入 /230 一、惩罚型监管的特点 /230 二、惩罚型监管的要求 /233 三、单一惩罚型监管的局限性 /234 第三节 预防型监管介入 /235 一、合约设计与上市制度 /235 二、持仓限额及相关配套制度 /238 第四节 干预型监管介入 /243 一、干预型监管的权力与措施 /243 二、干预型监管介入的原则与限度 /245 结论 /248 一、规制理论 /248 二、法律适用 /249 三、监管体制 /251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我的“三体”研究 /2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