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估与耐久性设计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估与耐久性设计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上海科技
  • 作者: 李景龙 隋斌 屠文锋 刘宁 商成顺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7861448
  • 版次: 1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风险研究现状与进展、风险评估与耐久性设计方法,阐述了地下工程围岩破坏机理与判据,提出了围岩稳定性评价与风险评估方法、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构建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系统,开展了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基于对环境损害的地下空间开挖容量评价等。 全书系统性较强,全面地分析了围岩稳定性及风险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从基础理论、核心方法及工程应用几个层次,由浅入深地围绕围岩稳定性风险问题,系统地阐述相关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可供从事地下空间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的相关研究人员、设计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地下工程风险评估及稳定性研究现状 1.1 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1.2 隧道工程领域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3 地下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4 地下工程稳定性研究现状 1.5 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1.6 地下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第2章 地下工程事故机理、因素及围岩稳定性判据 2.1 地下工程破坏机理 2.2 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及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2.2.1 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 2.2.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影响因素 2.3 整个地下工程风险影响因素 2.4 地下工程整体失稳应力判据 2.4.1 单项应力强度指标 2.4.2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 2.5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位移判据 2.5.1 以位移做稳定判据的优点 2.5.2 地下洞室稳定性位移判别准则的表达方式 2.6 地下工程围岩失稳其他判据 2.6.1 围岩塑性区和洞室截面积相对比值判别法 2.6.2 变形速率比值判别法 2.6.3 力学判据 2.6.4 其他判据 第3章 多因素围岩稳定性评价与风险评估 3.1 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3.1.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选择的依据 3.1.2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的基本概念 3.1.3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基本计算步骤 3.2 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影响因素权重研究 3.2.1 层次分析法概述 3.2.2 洞室群稳定影响指标选择 3.2.3 层次分析法 3.3 多因素洞室群工程稳定性评价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3.3.3 确定稳定等级 3.4 地下洞室群风险评估 3.4.1 选择整体风险评估方法的依据 3.4.2 建立整体稳定性风险评估层次模型 3.4.3 确定权重 3.4.4 建立地下工程风险评价集 3.4.5 构造风险模糊评判矩阵 3.4.6 风险接受准则 3.5 工程应用 3.5.1 泰安抽水蓄能电站 3.5.2 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 第4章 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实施 4.1 梯形云模型理论 4.2 基于梯形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模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