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冯先波精细入微辨证讲记(精)/中医师承学堂

冯先波精细入微辨证讲记(精)/中医师承学堂

  • 字数: 155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刘俊|责编:魏杰
  • 商品条码: 97875132117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3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收集和整理了名老中医冯先波先生的临床医案,还原了冯先波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辨证处方用药的思考过程,既有理论总结,也有特色用药的介绍,十分便于临床医师学习、利用。
其内容有冯先波老中医对耳鸣、胸痹、腹泻、皮肤瘙痒等辨证治疗的介绍;有肿瘤、中风等疑难病症的治疗经验;也有对磁石、倒提壶、黄连、板蓝根等药物应用的心得总结。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均突出了冯先波老中医之所长,皆属经验之谈,多有创新之处,对于临床医师多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 病性 实证类 第一节 实火 十年耳鸣误为虚,清肝降火显神功 ——耳鸣(肝胆火盛) 肝脉上行入目系,眼红肿痛当寻肝 ——天行赤眼(肝火上炎) 口臭乃为胃中热,清胃泄热佐芳香 ——口臭(胃火壅盛) 膏粱厚味皆火毒,足生粉刺与疔疮 ——肺风粉刺(肺胃火毒) 第二节 湿热 鼻渊脓涕属湿热,清肝利胆湿热消 ——鼻渊(肝胆湿热) 邪搏诸阳乃汗出,辨清病性是关键 ——头汗(肝胆湿热) 阴中有物漂流下,绵绵不断湿热缠 ——带下(湿热带下) 第三节 血瘀 不通则痛瘀为因,通经活血痛经疗 ——痛经(瘀血阻滞胞宫) 补泻兼行治腰痛,瘀既去而正不伤 ——腰痛(瘀血阻络) 第四节 气滞食积 满而不痛名日痞,调畅脾胃气机宜 ——实痞(胃腑气滞) 小儿积滞多为实,消食导滞应为先 ——食积(胃腑积滞) 第五节 痰热 痰扰元神病生痫,豁痰息风痫安定 ——痫病(痰热扰心) 虚证类 第六节 气虚 息肉术后声嘶哑,金破不鸣是为因 ——喉喑(肺脾气虚) 便秘误下两年余,详辨乃由气虚致 ——便秘(脾气虚弱兼津液亏虚) 中医治癌须辨证,并非诸癌皆能攻 ——积聚(气虚欲脱) 第七节 血虚 看病当详问病史,产后出血乃病因 ——四肢不温(血虚寒凝证) 第八节 气血两虚 并非失眠皆重镇,益气补血亦催眠 ——不寐(心脾气血两虚) 第九节 气津两虚 消渴未必见消瘦,肾水不足乃是根 ——消渴(脾肾气阴两虚) 第十节 虚热(阴虚) 昼夜皆有汗出证,究为何汗当合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