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元代山水画笔墨解析——鹊华秋色图,渔父图

元代山水画笔墨解析——鹊华秋色图,渔父图

  • 字数: 100
  • 出版社: 上海人美
  • 作者: 李钢
  • 商品条码: 9787558621741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4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元代人物画远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由于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矛盾,大多数画家消极避世,漠视人生。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画家,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疏于表现人事。因此,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人物画极少。而随着宗教的风行,在佛道人物画方面,有一定提高。艺术方面,有些画家汲取文人画的笔墨技巧,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鹊华秋色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赵孟頫 (字公谨,1232~1298)。秋日的济南,山高气爽,湖清泉旺,风光迷人,美胜江南。这幅由赵孟頫执笔的国宝级画中,两山相对,鹊山漫圆,华山高耸,树木茂盛,秋色凝人,大气古远 元四家之一吴镇(1280-1354年)创作的《渔父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中题诗:\"西风潇潇下木叶,江山青山愁万叠。常年悠悠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苍茫沉郁”的趣味,是吴镇的主要风格和特点。
作者简介
李钢,美术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所所长,台湾国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主要方向为中国艺术在国内外传播和中国绘画理论与实践,主创山水画。出版《传统文脉与设计思维》、《文脉与设计体用》、《一心不乱》、《林泉之心》、《李成、郭熙、王诜》、《写意山水画法》、《中国历代山水画技法评析》、《设计素描》、《设计素描》、《速写过关3大诀窍》等专著。在《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科技与出版》、《编辑学刊》等专业刊物上发表10多篇专业文章。曾获得教育部与上海市教委11个奖项、获上海交通大学教材一等奖、专著最高奖励、交大烛光奖、交大教学成果奖、交大教学优秀奖、交大优秀教师奖与5次交大考核优秀奖、3次东森科研奖与交大院长奖等等。
目录
前 言 / 封二 第一章 中国山水绘画发展史略 / 1 第一节 秦汉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1 第二节 魏晋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1 1. 灵动飞扬的线型与宇宙谐和气化的“体用”表达 / 1 2. 书写线型、物形气化与宇宙谐和气化的“体用”表达 / 2 3. 平铺式构图与循环往复的时空观的“体用”表达 / 2 4. 转粗犷为谨细的画风与晋人心性的“体用”表达 / 2 5. 晋人清淡的设色审美与晋人心性的“体用”表达 / 3 第三节 隋唐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3 1.“错金镂彩之美”的金碧青绿山水 / 4 2.“初发芙蓉之美”的水晕墨章山水 / 4 第四节 五代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5 第五节 两宋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7 第六节 元明清山水绘画总体特征 / 8 第二章 赵孟頫与《鹊华秋色图》 / 10 第一节 元代历史背景 / 10 第二节 元代文人画特征 / 10 第三节 赵孟頫 / 10 第四节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艺术特征 / 11 第五节 《鹊华秋色图》技法特征 / 12 第三章 吴镇与《渔父图》 / 14 第一节 吴镇 / 14 第二节 吴镇《渔父图》 / 14 第三节 《渔父图》艺术特征 / 14 第四章 元代美学特征与陆王心学的影响 / 15 第一节 现实观照走向内心感悟 / 15 第二节 写意:元代美学特征与遗民画 / 15 第三节 主体逸气与笔墨逸笔 / 15 第四节 美学的新风尚 / 16 第五章 《鹊华秋色图》笔墨解析 / 17 第一节 树法笔墨与造型 / 17 第二节 石法、山石法与皴法 / 17 第三节 构图与章法 / 17 1. 树法与丛树法特征 / 17 2. 石法与山石法皴法特征 / 24 3. 云水法设色特征 / 28 第六章 《渔父图》笔墨解析 / 33 第一节 树法与丛树法 / 33 第二节 云水法与点景法 / 33 第三节 皴法与墨法 / 33 第四节 章法与点苔法 / 33 后 记 / 封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