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史记(白话本上下)(精) 签章本

史记(白话本上下)(精) 签章本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西汉)司马迁|译者:张大可
  • 商品条码: 97871001168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书由《史记》研究界翘楚张大可先生独立翻译,本书*特色在于体例创:书前设导言,高度概括《史记》精华;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各做体例说明;单篇题解,篇中有结构段意,使白话本《史记》更贴近司马迁的原创,体现了五体结构纪传体的魅力所在,不只是机械的古今语言转换。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人,一说龙门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大可,1940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甘肃省中青年历史学会会长。1990年调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室主任。1995年底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所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学和秦汉三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在这两个方面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8部,主编论著10余种,其中5种论著获全国及省级社科优秀图书奖,获国务院专家津贴证书。张大可是我国当代《史记》研究的翘楚,现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
目录
目 录 上册目录 十二本纪 (卷一至卷十二) 说明1 五帝本纪第一 2 夏本纪第二 10 殷本纪第三18 周本纪第四25 秦本纪第五42 秦始皇本纪第六58 项羽本纪第七 83 高祖本纪第八 98 吕太后本纪第九116 孝文本纪第十124 孝景本纪第十一 134 孝武本纪第十二 137 十  表 (卷十三至卷二十二) 说明 151 三代世表第一 151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153 六国年表第三 155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156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158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159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161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162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162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163 八  书 (卷二十三至卷三十) 说明 165 礼书第一 165 乐书第二 171 律书第三188 历书第四 194 天官书第五 206 封禅书第六226 河渠书第七246 平准书第八 250 三十世家 (卷三十一至卷六十) 说明 263 吴太伯世家第一 264 齐太公世家第二 273 鲁周公世家第三290 燕召公世家第四 303 管蔡世家第五 309 陈杞世家第六316 卫康叔世家第七322 宋微子世家第八 331 晋世家第九 341 楚世家第十 367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389 郑世家第十二398 赵世家第十三 409 魏世家第十四434 韩世家第十五446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451 孔子世家第十七464 陈涉世家第十八481 外戚世家第十九488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498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500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503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510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515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520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529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536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543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550 三王世家第三十 555 下册目录 七十列传 (卷六十一至卷一百三十) 说明 565 伯夷列传第一 567 管晏列传第二569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572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577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579 伍子胥列传第六 584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591 商君列传第八 603 苏秦列传第九 608 张仪列传第十 623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637 穰侯列传第十二644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647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652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655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662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669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674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680 乐毅列传第二十 693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698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705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708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716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724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727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738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753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757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765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768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774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786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792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795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804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812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819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822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828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832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838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842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847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852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866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875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883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888 匈奴列传第五十895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911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922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932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937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940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942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946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966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981 汲郑列传第六十984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990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996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1009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1020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1025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1028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1037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1042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1061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1071 附录一 报任安书1089 附录二 古籍今译略论1094 附录三 史记断限与残缺及续补窜附考辨1107 附录四 司马迁年表11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