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

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汪波
  • 商品条码: 97875136451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9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汪波编著的《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 以“利益共容体与比较制度优势”为理论解析工具, 基于“面-层一点”相结合的复合实证网络,全景式 剖透了传统城镇化与苏南模式、传统城镇化转型与新 苏南模式、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进而深 层探析中国特色的“权力、制度变迁与区域兴衰”的 因果互动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地方创新模式的生 命周期大致维持于10—20年之间,从而形成“制度创 新的边际递减定律”。在流空间的信息时代背景下, 模式不再是一劳永逸的理性制度建构,而是永不停息 的创新连续共同体。
作者简介
汪波,江苏南京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2年于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系主任,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公共治理、网络治理、数字协商民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三项、北京师范大学校级课题两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一项、 重大攻关项目一项。 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利益共容体、比较制度优势与制度变迁——区域兴衰中地方政府功能透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逻辑——跨国比较与制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网络监督与政府治理创新:1994-20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方法、学术与社会比较——哈佛大学访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与其他学者合著5部。 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管理世界》《新视野》《江苏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 代表性获奖包括: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0)、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英才奖(2013)、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09)、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6)。 说明:该书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Z028)的资助,该项目已于2014年8月顺利结项。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理论综析 第一节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理论谱系:政府、制度变迁与区域兴衰 第三节 苏南研究:城镇化、苏南地方政府与苏南区域兴衰 第二章 理论视角:利益共容体与比较制度优势 第一节 文献评析与研究空间 第二节 理论视角:利益共容体与比较制度优势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三章 传统城镇化与苏南模式 第一节 利益共容体I、制度变迁与苏南模式 第二节 基层政府创新与比较制度优势 第三节 制度创新软支撑:文化基因与非正式规则 第四节 利益共容体l解构与苏南模式终结 第四章 传统城镇化转型与新苏南模式 第一节 利益共容体II与比较制度优势重塑 第二节 商会与利益共容体II再组织 第三节 江阴模式 第四节 昆山模式 第五节 制度再失衡与模式化陷阱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与苏南区域治理变迁 第一节 “流空间”驱动苏南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双向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的制度需求:区域治理创新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下苏南政府流程再造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精英治理与民主参与的均衡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下政府流程再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重要术语索引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