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

亚洲的精神性(印度与中国的灵性和世俗)

  • 字数: 21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德)范笔德|译者:金泽
  • 商品条码: 97875097817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范笔德,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宗教与族群多样性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亚洲精神——在中国和印度的精神和世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3)、《宗教民族主义》(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4),《与帝国相遇》(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1)等。 金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专著有《中国民间信仰》《文化形态与英雄崇拜》《宗教禁忌研究》《宗教人类学导论》《西方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等;译著有《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神话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印度与中国 东方的灵性 宗教与民族主义 比较的框架 比较与翻译 文明的研究 受伤的文明 主题与视角 第二章 现代社会中的灵性 灵性的与世俗的 抽象与灵性 物质主义与“大变革” 全球转换 印度的灵性 圣雄甘地 泰戈尔 中国的灵性 时代精神 第三章 东方宗教的形成 现代东方主义 传统的历史 帝国相遇中的传统重塑 殖民知识与新的比较宗教学 缪勒与理雅各 大众东方主义:1893年世界宗教议会 第四章 印度与中国向现代性的转变 印度与中国的耶稣会士 印度的种姓、部落与婆罗门教 中国的基督教与鸦片 宗教的反帝运动 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协会 基督教的辩论与本土的回应 基督教的乌托邦与千禧年 印度的种姓与中国的千禧年论 第五章 世俗主义的巫术 韦伯式的“觉醒” 民间宗教 理性宗教 传教士对本土宗教的攻击 巫术与现代性 巫术的“东西” 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 巫术的治疗 印度与中国替代西方科学的方法 第六章 “拆庙建校”:比较印度与中国的世俗主义 中国的世俗主义 印度的世俗主义 中国的无神论与印度的世俗主义 第七章 灵体(The Spiritual Body) 灵性的民族主义 政治的灵性 印度与中国的身体政治 第八章 印度与中国的穆斯林 伊斯兰教在亚洲的扩展 今日印度与中国的穆斯林 作为“局外人”的穆斯林 作为“局外人”的印度与中国的穆斯林 第九章 结语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