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精)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精)

  • 字数: 1562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孟和//王和鸣
  • 商品条码: 97871172116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67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孟和、王和鸣编著的《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学( 精)》是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理论与技术的工具书。 全书分总论、骨科微创技术、骨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共 3篇,收录图片750多幅。 全书集全国微创骨科专业人士编写,规范微创骨 科的适应证、治疗原则和手术操作等,既展示最新的 骨科微创新技术与新进展,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提炼 ,以加强对专业微创治疗的管理,促进微创骨科的行 业发展,为日后制定统一的微创骨科临床路径打下基 础。本书可读性强,具有权威性、实用性,许多内容 还具有原创性,可作为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的参 考教材和诊治指南。
作者简介
孟和,男,蒙古族,1933年11月出生,辽宁省北票人,1961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器疗法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创始人之一,组建全国第一个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创建了全国首个骨科外固定学术团体“全国骨伤外固定学会”。从事中西医结合骨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在中西医结合骨科及生物力学领域不断创新,在理论上首次提出骨折弹性固定准则,创新性建立了完整的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治疗体系,在骨折、矫形、骨病的临床治疗上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8部,获得国家专利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实现了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的自主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器具创新,在中西医结合骨科理论、技术和器械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中西医结合骨科治疗水平的进步。 王和鸣,男,1943年12月出生,1965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学系。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骨伤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执行主编等职。大学毕业后,任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医师,1978年调入福建中医学院。之前,受福建省卫生厅与福建中医学院派遣,师从我国知名骨伤科专家、南少林骨伤奇人林如高老中医,历经4年。1984年5月任骨伤系副主任,1987年9月任骨伤系主任,1992年6月至2006年2月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兼任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补骨方对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巴戟天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转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科研课题20余项;主编《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伤科学》《骨伤科基础研究》《中医骨伤科学》等教材、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部、省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骨伤名师”称号,2008年荣获福建省高校名师奖。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王和鸣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与“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2013年11月入选“福建省名中医”。
目录
第一篇总 论 第一章 骨科微创历史与回顾 第二章 微创理念与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技术 第一节 微创理念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技术 第三章 骨科微创的理论和基础研究现状 第一节 骨科微创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骨科微创的基础研究现状 第四章 骨科微创的现状及微创技术的种类 第五章 中医药在骨科微创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的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的现状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微创骨科的展望 第七章 骨科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第一节 病人的手术前准备 第二节 医疗团队的手术前准备 第三节 术后处理 第四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第八章 骨科微创的康复和护理 第一节 骨科微创的康复 第二节 骨科微创的康复护理 第二篇 骨科微创技术 第一章 骨穿针外固定器技术 第一节 骨穿针外固定器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骨穿针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概况 第三节 中国骨折复位固定器疗法的学术思想及渊源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骨穿针外固定器疗法的基础研究现状 第五节 骨外固定器的结构和种类 第六节 骨外固定器的应用指征及选择 第七节 骨外固定器的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第八节 骨外固定器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第二章 经皮微创技术 第一节 针刀技术 第二节 经皮撬拨复位技术 第三节 经皮穿针固定技术 第四节 经皮椎间盘微创技术 第五节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第六节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第七节 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 第三章 微创内固定技术 第一节 骨折内固定发展概述 第二节 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 第三节 微创螺丝钉内固定技术 第四节 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 第五节 锚固技术 第六节 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第四章 腔镜技术 第一节 关节镜技术 第二节 椎间盘镜技术 第三节 胸腔镜和腹腔镜在脊柱骨科的应用 第五章 介入技术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血管介入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和展望 第三节 骨科血管介入技术的应用指征和适应证 第四节 血管介入的操作技术 第五节 血管介入技术的常见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第六章 其他骨科微创技术 第一节 微创矫形技术 第二节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第三节 微创显微外科技术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第五节 骨科导航技术 第六节 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 第七节 干细胞技术 第八节 纳米技术 第九节 骨组织工程技术 第十节 基因治疗技术 第三篇骨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一章 创伤骨折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骨干骨折的微创治疗 第二节 关节内骨折的微创治疗 第三节 脊柱骨折的微创治疗 第二章 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关节损伤 第二节 关节内游离体 第三节 关节粘连 第四节 骨性关节炎 第五节 其他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三章 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三节 椎体滑脱症 第四节 椎管狭窄症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四章 骨科矫形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膝内、外翻畸形 第二节 肘内翻畸形 第三节 骨折畸形愈合的微创治疗 第四节 躅趾外翻畸形 第五节 脊柱畸形 第五章 软组织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卡压性疾病 第二节 慢性无菌性炎症 第三节 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第四节 其他软组织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六章 骨坏死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二节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第三节 胫骨结节骨骺坏死 第四节 其他部位骨缺血性坏死症 第七章 骨肿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骨囊肿 第二节 动脉瘤样骨囊肿 第三节 骨样骨瘤 第四节 恶性骨肿瘤的微创治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