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的移植与超越

环境影响评价法制的移植与超越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中国政法
  • 作者: 黄晓慧
  • 商品条码: 97875620615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黄晓慧,女,中山大学哲学学士、经济法学硕士,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法、环境保护法、旅游法、法哲学及公共政策。201O年1月至2011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在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美国)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uHM)从事“能源、环境及自然资源法”项目研究(本专著即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本人精通英语,擅长中西方经济法律政策比较分析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执主笔多项应用决策课题研究。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创新的制度——美国环评法制的借鉴价值 第一节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创新制度:公众环保意识高涨推进立法 二、明晰制度:制定法与判例法的交互作用 三、发展趋势:从规划环评提升到战略环评 第二节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功的关键 一、立法理念:规制政府与公众参与 二、信息公开:强制披露与听证制度 三、公益诉讼:环保组织与司法审查 四、技术到位:替代方案的核心地位 第二章 成功的移植——日本环评法制的借鉴价值 第一节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沿革与内容 一、转变观念:法律移植与法律价值的重建 二、自下而上:自然演进型环境保护立法路径 第二节 法律成功移植必需的法治土壤环境 一、公民意识:自治团体发展成熟推进环保诉讼 二、环保法理:日本制定法和告院对环境权的确认 三、司法实践:日本环境保护诉讼的实证案例 四、归责原则:环境污染侵权的法律责任制度 五、与时俱进:修订法律与配套立法齐头并进 六、标本兼治: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的替代方案 第三章 比较与借鉴——环评移植法本土异化探因 第一节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移植路径: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借鉴路径 二、立法偏好:“政府偏好型”管理型法制的必然归宿 三、制度失效:法律制度安排的有效性不足的成因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移植异化的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粤港两个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比较 二、理念的:中突:CEPA框架下的粤港环境保护合作 三、借鉴的取舍:环境影响评价法失效的症结之一 四、偏离的目标:比较中看环评法失效的症结之二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移植的土壤分析 一、现实的制约: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点实证分析 二、公地的悲剧:体制决定污染治理的路径选择与取向 三、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导致的民众集体性抗争频发 四、消失的环评:争议解决中环评报告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重构与完善——移植法制的生长环境培育 第一节 环保制度应聚焦规制政府行为 一、修订现行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本身的重构 二、顶层再设计:环境基本法的重构与公众参与 三、“绿色GDP”:政府行政机构政绩指标的重构 四、“先行先试”:地方立法中的因地制宜和借鉴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构想 一、历史演进:环境公益诉讼法理与国内的实践 二、充要条件: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三、理论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与基础 四、运作要点:环境公益诉讼构建的中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