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謇与清末两江总督(张謇研究系列丛书)

张謇与清末两江总督(张謇研究系列丛书)

  • 字数: 310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钱荣贵、丁涛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5063875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謇作为清末民初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书从“政治”“实业”“比较”三个方面探讨张謇对推动早起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创性贡献。。“政治篇”收录了十二篇研究张謇对动荡的近代社会中的各种政治事件采取的政治主张的论文;“实业篇”收录四篇文章,主要研究张之洞、刘坤一对张謇创业实践的影响和支持;“比较篇”收录六篇论文,主要比较张謇和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异同。
作者简介
钱荣贵,南通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教授、编审,博士,研究生导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思想史、辞书史、编辑出版学、历史文献学研究,主 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出版著作《“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中国编辑思想史(上中下》(合著)、《中国编辑思想发展史》(合著)等,发表论文 50余篇。
精彩导读
一、 张謇在甲午年 张謇五次礼部会试的最后一次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的恩科会试,这年的农历干支纪年正是让人们刻骨铭心的年份——甲午年(1894)。这年5月16日(阳历,以下同),张謇听录中第六十名贡士;5月28日殿试一甲一名,次日授翰林院修撰;5月30日礼部宴请新科进士,即俗所谓“琼林宴”;6月4日,张謇领衔新科进士往孔庙行释褐礼;6月24日率众进士“公请房师”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8,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页378—380。。至此,这场人生最重要的大魁天下考试中的所有礼仪才告结束。一周后的7月1日,他才以全新身份——翰林院修撰的名义去“吏部与翰林院听宣”,张謇应当仍沉浸在新科状元的欣喜与兴奋之中。然而,仅在第二天——7月2日《日记》中赫然有如许文字: “闻朝鲜事大棘。”——中日甲午战争正引发之中。7月6日《日记》: “闻朝鲜事,言人人殊。上常熟书。”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8,页380。表明他对这场战争的初步看法,亦即“正式参加”甲午战争——当然是以新进朝官的身份参加当前国家大事的讨论、争辩。而此时,离那场科考结束的礼仪还不到两个星期。 在朝廷主战、主和两派的争斗中,张謇站在主战的帝党领袖翁同龢一边,并通过翁同龢发声,提出许多主战的主张与计划。这一时期,张謇仅上书翁同龢的信件有整整二十件,日记中还记述多次晤谈,继续申述他的战事主张,这二十件信件都具体申述他对甲午战争的形势的分析、甲午战争走向的判断以及具体军事指挥的主张,等等。按之于理,师生同在京城,朝夕相遇,张謇偏偏以信件为形式呈送于翁同龢,正是表明其留下这些意见观点,“立此存照”,时时供主战的翁同龢帝党参考择用。而尤以10月2日,独自以《呈翰林院掌院代奏劾大学士李鸿章疏》,弹劾李鸿章之“战不备、败和局”以惊动朝野。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1,页12。这一切,我们可看作新科状元参与甲午战争的“特殊方式”——是“智谋参与”,是“舆论参与”;此或许是“赴机敏决、运筹帷幄、折冲尊俎,其功在野战攻城之上”的一种特殊参与。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2,页9之附录。张謇之以此等方式参加甲午战争,已多为近代史专家所广为知晓。 两周以后,10月15日《日记》犹记载,夜访沈曾植、黄绍箕、丁立钧,力主“请分道进兵朝鲜”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8,页385。——这就是他一贯主战的主张。 而实际上,10月之后,日军已经由朝鲜侵入东北,在辽东、辽南攻陷许多城池,清廷为挽救危局,28日谕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节制全国军队,出关迎拒日军。这一决定,或者与张謇极力主张而翁同龢运作有关。 10月16日,得家中急电,父亲张彭年病逝,张謇只得奔丧回家。此时甲午战事方酣,张謇竟然是以这样的缘由与方式,“结束”了他在甲午那一年的“甲午战争”! 请注意,张謇参与甲午战争的特殊实践并未结束,其后,他又以新的方式参加了! 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他的那段不为人们重视的短暂却完全独立的军事生涯,即曾总办通海团练的生涯。那是针对甲午战争的,是他参与甲午战争的继续。特别是清廷上层的一些重要成员,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的侵略时,曾经有过一种持久抵抗的思路与实践,是弥足珍贵的。而此事竟然几乎无人论及,实在是遗憾之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