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度的力量--中国农村治理研究

制度的力量--中国农村治理研究

  • 字数: 17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王新松
  • 商品条码: 978750977203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新松编著的《制度的力量--中国农村治理研究 》致力于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发 展对于农村治理的影响。具体来说,本书聚焦于对村 民委员会选举、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管理和监督等基 层农村制度安排的讨论,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农村治 理的抽样调查研究以及四个村庄个案的深度研究,试 图揭示制度安排对于治理的过程、结果以及公众的反 馈的影响。全书计划分为七章,包括导论、理论框架 、方法论、制度与参与(量化分析)、制度与公共服 务(量化分析)、制度与治理(案例分析)以及结论 。该书对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发展的成效通过科 学实证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弥补了目前对农村基 层治理的研究中重选举制度而轻监督制度的不足,并 借以提出农村治理中相关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王新松,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方治理和公民参与,其有关基层社区治理、志愿行为、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曾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和收录在学术书籍中。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中国的村级民主 二 研究问题 三 章节介绍 第二章 制度与治理的理论 一 政治学中的制度 二 选举参与 (一)选民参与的动机 (二)选举制度 三 村庄治理 (一)国家、社会和治理 (二)善治 (三)村委会选举制度和村庄治理 (四)村级监督制度和村庄治理 四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 方法论 二 数据来源 三 变量 第四章 村委会选举质量与选举参与程度 一 村委会选举参选率 二 村委会选举方法变量 三 控制变量与描述统计 (一)个体层面的社会经济变量 (二)个体层面的主观动机 (三)集体层面的社会经济变量 (四)外部动员变量 四 结果和讨论 五 小结 第五章 基层民主制度会促进善治吗 一 村级治理变量 二 控制变量与描述统计 三 村委会选举方法变量 四 村委会选举方法对治理的影响 五 村级监督制度变量 (一)村民代表会议及其召开的频率 (二)村民代表会议的否决权 (三)民主理财小组 (四)村委会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工作报告 六 统计结果及讨论 第六章 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民主制度与善治 一 中国农村的经济和政治变迁 (一)集体化时期 (二)集体化瓦解时期 (三)沉重的税费负担 (四)后税费改革时期 二 比较案例研究 (一)民主制度对村级治理的影响:穷村的经验 (二)民主制度对村级治理的影响:富村的经验 三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 让基层民主运转起来:选举制度、参与和善治 (一)选举制度对参与的影响 (二)真实投票还是橡皮图章:选举如何促进善治 (三)农村的权力制衡会带来善治吗 二 发挥制度功能:经济条件的作用是什么 三 启示 (一)对比较政治学的启示 (二)对政策的启示 四 挑战及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村级治理的Ordered Logit和Logit 回归:村委会选举的质量 附录二 村级治理的Ordered Logit和Logit 回归:村级监督制度 附录三 本书所使用的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四 本书所使用的村干部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