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 字数: 273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史丹|责编:胡茜
  • 商品条码: 97875096843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实 施,是我国践行新发展理 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 举措。中国“双碳”目标与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 百年目标在时间上高度重 合,落实“双碳”目标是我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绿 色低碳前提下实现经济现 代化的伟大实践。西方发 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是建 立在高碳资源基础上的, 其工业化的规律和理论也 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本书从报告结构和研究 内容上,紧扣当前国内重 点和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以 及可能影响“双碳”目标的根 本性问题展开,主要包括 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影 响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产业发展问题;二、“双碳” 目标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和 碳生产率提升问题;三、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 实现“双碳”目标的影响;四 、数字经济的双重性问题 ;五、国际贸易及贸易规 则对我国产业分工地位及 碳排放的影响。
作者简介
史丹,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神华集团外部董事,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委员。曾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中方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人民日报》等期刊和报纸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等数十项,其成果多次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孙冶方经济学奖、蒋一苇改革与发展研究奖以及中国社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奖。
目录
专题一 产业结构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四、计量模型设定、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五、基准回归结果与分析 六、稳健性检验 七、进一步讨论 八、未来预测 九、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专题二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生产率与隐含增加值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拓展脱钩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专题三 “双碳”目标下工业碳排放结构模拟与政策冲击研究 一、引言 二、模型与方法 三、数据来源和情景设定 四、结果及分析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专题四 中国数字经济碳排放:总量测算与趋势展望 一、引言 二、中国数字经济碳排放测算方法 三、数据处理与参数校准 四、中国数字经济碳排放测算结果 五、结论与减排策略 专题五 “双碳”目标下煤炭消费率先达峰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分析方法及模型 四、分析结果 五、“双碳”目标下煤炭消费率先达峰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专题六 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资源条件分析 一、引言 二、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三、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资源条件分析 四、率先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可能区域及相关政策建议 专题七 “机遇”还是“挑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碳减排 一、引言 二、方法与数据 三、情景设计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专题八 “双碳”目标、RCEP生效及其经济效应模拟评估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三、RCEP各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措施 四、模拟结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